•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特点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以下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欧洲联盟、区域合作、一超多强

B单极世界、特种战争、欧元问世

C柏林墙、欧共体、新思维

D独联体、不结盟、情报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日、美等国立即做出反应,或反对、或谴责、或打捞其残骸。日美等国敌视朝鲜的做法

A意在挑起新一轮冷战

B逆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而动

C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D是朝鲜战争的延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3月法国等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7月22日在挪威发生爆炸案和枪击事件,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多次挑起事端。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恐怖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

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这表明:

A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

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联解体以后,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跟西方走还是向东靠的选择,影响这些国家选择的原因不包括

A历史文化的因素

B欧洲一体化的推动

C欧盟和俄罗斯的地缘因素

D北约和华约的对抗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东欧剧变的过程,下列事件的正确顺序是

①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

②执政党面临经济和政治困难

③执政党不断向反对派妥协退让

④执政党丧失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都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B以上两个谜底都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C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D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杜鲁门曾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这说明

A美国愿意与日本结成伙伴关系

B两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依赖性强

C美日关系体现了平等与互相尊重

D多极化趋势下,美日关系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缓和与动荡并存 ③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长期忽视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中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原因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决定走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C长期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实行联邦制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

D日本、西欧的崛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

B美国与日本同盟关系破裂

C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D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