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右图是两幅国旗的图案,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国             旗,并且请回答:图2中的旗帜被图1取代,在国家上空升起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并且这一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这是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标志着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终止

这是一道读图题。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图2中是很典型的镰刀、斧头旗帜,是共产党执政的象征。图1是独联体的旗帜。了解这一点之后,本题就比较好作答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官国俱乐部”的八国集目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峁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田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a在全球重太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避渐成为垒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6分)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主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2分)背景: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6分)

(2)变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原因: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爆发其破坏性空前增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2分)

本题以八国峰会为切入点,实际是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为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当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世界格局,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问题: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

(2)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3)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题是对世界格局的考查。(1)结合西欧、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崛起回答;(2)本问考查的是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即可;(3)本问属开放性试题,理由充分,论据合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生活日益动荡。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然,但有着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那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世界知识》采访钱其琛问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氏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什么?(2分)这个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2分)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 

(2)材料二中的分析,反映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些共同的历史原因,结合材料和你自己的知识,概括这些共同的历史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这一理论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所谓“民主社会主义”。 (2分)这个理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2分)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造成党的分裂,削弱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政府的控制能力,造成政治局势失控,社会进入混乱状态,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6分)

(2)首先,长期以来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既制约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也极大地限制了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东各国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

其次,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普遍的官僚主义和腐败,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和党的形象。而这种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必然在人们的心中淤积成一种普遍的不满情绪,一旦遇到外力的影响,就转变成一种对过去的无原则的、缺乏科学分析的否定,为那些反共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提供了社会土壤。(4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虽然经历了二战后的短暂高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却出现了重大挫折。

请回答:

(1)请以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

(2)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斗争,但到了19 世纪末却肯定一国范围内的合法斗争,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对于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走向失败吗?为什么?

(4)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和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简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其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美走了阶级基础;德、英、法三大理论来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2)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生活水平、整体素质提高;②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改善了工人条件;③工人斗争水平提高,出现了工人政党。

(3)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僵化的产物,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证明。

(4)社会主义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宗

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主完善与法制健全的和谐社会。

第(1)问答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条件。第(2)问答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3)问评价苏联解体。第(4)问以生产力为标准作答。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照各自阶级特征和历史背景来答题才不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出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现状。(2分)

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李光耀一直以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纷争政治,否则将难以生存这样的话来警告国人,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编自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而采取的措施。(8分)

正确答案

(1)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分)

(2)①利用西 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④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社会秩序。(每点2分,共8分)

(3)①新加坡威权体制与新加坡独立后的独特国情是相适应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体制也应逐步调整,适时逐步地在政治民主化道路上向前迈进。(每点1分,共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关于当前世界政治形势,有人认为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迈进;也有人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愈益明显,世界正向单极化方向发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用史实和事实说一说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一:同意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观点

理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就初露端倪,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开始被美日欧之间的竞争所取代;8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日益明朗: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治影响力衰减。而西欧和日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和美国竞争的实力;俄罗斯实力虽然比原苏联有所减小,但其潜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影响力仍不可小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日益扩大;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也十分旺盛,一些区域性政治集团也相继建立。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限制和制约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单边行动,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两极格局正逐渐被美、日、欧、俄和中国等多个政治中心取代,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答案二:同意单极化趋势加强的观点

理由: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霸主,即使是两极的另外一极苏联在综合国力和政治影响力方面同美国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80年代以来,欧洲和日本虽然发展很快,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远不及美国;且欧盟在政治上合作不力,难与美国抗衡;日本只关心自身发展,且与周边国家矛盾重重,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威望和美国相比相差太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地位一落千丈,且经济困难、国内矛盾重重,很难形成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一极;至于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家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且人口太多,发展困难重重,短时间内也难以成为世界的一极。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更是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他在国际事务中的强权表现和霸权行经,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单边主义行为,都说明了当前世界格局中单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答案三:两种观点均不同意。

我认为当前世界形势是多极化趋势与单极化形势并存。

理由:多极化方面,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治影响力衰减。而西欧和日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和美国竞争的实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开始被美日欧之间的竞争所取代;俄罗斯实力虽然比原苏联有所减小,但其潜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影响力仍不可小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单极化方面,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霸主,苏联在综合国力和政治影响力方面同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80年代以来,欧洲和日本虽然发展很快,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远不及美国;且欧盟在政治上合作不力,难与美国抗衡;日本只关心自身发展,且与周边国家矛盾重重,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威望和美国相比相差太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地位一落千丈,且经济困难、国内矛盾重重,很难形成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一极;中国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家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且人口太多,发展困难重重,短时间内也难以成为世界的一极。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更是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他在国际事务中的强权表现和霸权行经,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单边主义行为,都说明了当前世界格局中单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单边主义论。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任选一种结论,阐述理由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

D

《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独联体扩大到绝大多数加盟共和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         

正确答案

C

考查对雅尔塔体系的认识。雅尔塔体系是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原则,美苏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分割世界,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系形成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的对外政策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得到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一所述政策的变化,美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20世纪70年代我国所处外交环境的变化,分析中央作出对外开放决策的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外交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原因:中日、中美正式建交,打破外交僵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调整: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特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举措:与各大国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引发了全美各地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 的时代。

材料二 全球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新经济强国的出现,而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这个后美国时代最直白的表现。

材料三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增加。过去20年发生的信息革命,每时每刻给我们带来世界各地的最新,还有更关键的图像,这些图像原主观性和24小时新闻滚动的密集性,共同制造了不问断的刺激——有炸弹爆炸就是“突发新闻”。

材料四 截至2009年2月20日,美国已经有14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并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是“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当今世界已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要因素: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使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群雄竞起”的表现: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的崛起。

(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3)原因:信息爆炸和舆论宣传。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等。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同意:当今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当今世界美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战争、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不同意:当今世界尽管美国遭遇到很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

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

材料三 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种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区别,应看其是否直接诉诸战争。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性。

(2)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