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地球
- 共15644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5分)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处于 季(夏或冬)。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向赤道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当地球运行至________点时,北半球当日是秋分。
正确答案
(1)略(2)夏(3)d c B
略
(8分)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的情况,是观测者从左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 处所观测到的。
(2)此季节我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3)此时我国所处的季节是 (夏季、冬季)。
(4)此日下列城市昼长夜短的是 。
A.罗马 B.开普敦 C.上海 D.孟买
正确答案
(1)B
(2)寒潮
(3)冬季
(4)A
略
(11分)读图,回答问题: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运行到图中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最慢。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且逐渐向_______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3分)
(2)均为逆时针(4分) (3)B(1分) (4)北(1分) 北(1分) 长(1分)
略
地球上的五带是以 和 为依据划分的。
正确答案
回归线 极圈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
2011年3月11日,东京时问(东九区)14时46 分,日本东北海底发生9.0级强烈地震,地震诱发的巨大海啸席卷了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地震还使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泄漏造成的放射性物质随风飘散,太平洋沿岸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并密切监测放射性物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日本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日本强震后海啸传播示意图。
(1)夏威夷距离震中约6400千米,海啸传播速度约为1000千米/小时,海啸第一波到达夏威夷(西十区)时,当地时间是______________。
(2)核泄漏造成的放射性物质将主要飘向__________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啸使日本东北沿海的“日本粮仓”被淹,使_____________(粮食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也将带来________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
(4)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这次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1日2时10分
(2)东南此时日本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
(3)水稻;土地盐碱化
(4)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运动非常活跃。
(5)灾区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经济复苏和外贸进出口;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等。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地经度为_________。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的经纬度可能是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 ]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180°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图甲的昼夜状况转绘到图乙中。
正确答案
(1)105°W
(2)160°E,46°52′N;160°E,0°
(3)A
(4)165°E,23°26′N
(5)“略”
地球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跟地球自转有关。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即有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此刻北京时间是7:00,则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此日,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________方向。
(4)此季节,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________(气压带),使其仅仅保留在洋面上,如太平洋上的________(气压中心),南亚此时吹________风。
(5)若两个星期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全球昼长达到一年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自此以后的半年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20°S ,165°W
(2)70°N及其以北 自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3)西南
(4)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东北风
(5)北半球 先变快,再变慢
略
灌南的昼长在夏至日达最长,同时正午太阳高度也达最大。 ( )
正确答案
正确
灌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最大值。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灌南的纬度位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找出夜半球,并用斜线表示其范围。
(2)该图所示的日期在______月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_______,纬度___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是_______,地方时相等的是_______,线速度相
等的是______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5)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6;22;45°W;23.5°S
(3)CD;BD;ACD
(4)23
(5)0°;4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_,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相互________。
(2)图中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日,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纬度),________(经度)。
(3)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点,F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点,H地的区时为_______。
(4)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其偏转方向是先向_____(东、西)偏,后向_____(东、西)偏。
(5)A、B、C、D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A、B、C、D正午太阳高度从小
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若太阳直射在21°N,则北半球有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线;垂直
(2)夏至;23.5°N;145°E
(3)12;4;4点20分
(4)西;东
(5)A;D;B;C;C;A;B;D
(6)69°N及以北的地区
2010年10月2日至9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欧亚五国的行程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和雅典(38°N,23°E)两城市所在时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_______小时。
(2)布鲁塞尔和柏林都位于平原上,该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
(3)罗马和布鲁塞尔同处于欧洲,试分析两城市气候及形成原因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图中A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8
(2)乳畜业
(3)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布鲁塞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同点:冬季两城市都受盛行两风影响,温和多雨。不同点:夏季罗马受剐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少雨;布鲁塞尔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和多雨。
(4)西欧的纬度高、气温低,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其热量和光照不足,但降水丰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5)A工业区是德国鲁尔工业区,这里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3点即可)
阅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发射场在东经100度,北纬41度,海拔1000米,发
射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区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试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
A、伏旱和寒潮
B、洪涝和泥石流
C、蝗虫和台风
D、地震和滑坡
(4)图中B区域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还是小于2000米?该区域自然资源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种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地区东北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时40分
(2)优势:湟水谷地,地势较低,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有利于光合作用。劣势:天
然降水少;海拔高,气温低。
(3)D
(4)小于2000米;自然资源有煤、石油、铅锌矿和钾盐(答出2种及以上得2分 )
(5)土地荒漠化
图一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图二为某岛经纬网图。分析两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B曲线为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
(2)此时,图二岛屿上甲城的日期和区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岛屿西临__________洋,岛屿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甲乙两城的直线距离约为8厘米,其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
(4)在图一所示季节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A、潘帕斯草原上牛羊成群,小麦郁郁葱葱
B、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梅雨季节
C、此时正值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
D、开普敦正值多雨的时期
正确答案
(1)晨线; (23。26'S,90。E); 66。34'S~90。S(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北
半球)
(2)12月22日13时
(3)印度;西南高、东北低(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960
(4)AC
下图中曲线为海洋等年降水量线,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情景发生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时期。此时,苏伊士运河是________(白昼或黑夜)。
会议期间,巴拿马运河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______(大/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厄尔
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鱼类大量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当a角为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昆仑站考察最佳季节
②北冰洋沿岸驯鹿活动
③南亚盛行东南风
④华北地区频受沙尘暴袭击
⑤天山雪线升到最高
正确答案
(1)白昼;高温多雨
(2)小;沿岸寒流和离岸信风的影响
(3)近海区盛行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海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大量
死亡,鱼类因缺乏饵料及因水温的变化而大量死亡
(4)①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