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1)他们认为:在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的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下左图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下右图中。

(要求: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正确答案

(1)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

(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_______方向。

正确答案

(1)20°S,72.5°E;经度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此时昼半球的范围是从10°W向东到155°E,其中央经线为72.5°E经线;纬度的判断:由于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CD跨纬度20°,所以太阳直射在20°S。

(2)西南;15:10;20°W向东到10°W(或10°W向西到20°W);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

(3)6;东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题。

材料一: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

材料二:

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2)。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_。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巴黎;马德里

(2)副热带高气压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意大利;西班牙;较小

(4)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发达的海洋运输,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劳动力丰富。

(5)控制巴黎的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拓展交通运输网,加强区域联系积极发展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延长产业链,合理布局产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图甲中丙点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5°夹角。图乙中S为南极点,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

(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____。(填字母)

A.aB.bC.cD.d

(3)一艘帆船从乙地顺风驶往甲地,推测该船可能选择在_______(1月或7月)出发,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乙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晨昏线、用平行斜线表示夜半球)

正确答案

(1)向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扩大,旧的一天范围缩小)

(2)BD

(3)1月;1月份,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右图所示区域为昼半球,A为圆心,B 点纬度为75°,其中A点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两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1)15°N,160°E;75°N,20°W;9:20

(2)A>B=C;A>C>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夏至日地球位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昼长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昼夜平分的纬度是________,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夜长为24小时的纬度是_______。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3°26'N

(2)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3)由南极圈到北极点,白昼越来越长

(4)赤道;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5)12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大圆为展昏线,M点纬度为70度,且在东两半球的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零,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在M点降落,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飞行,飞行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日21时20分

(2)飞机经过极点附近时航向发生变化,方向由原来的从西南向东北转向为从西北向东南(或答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3)20°W、20°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弧ABC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此刻北京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

(3)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日B点的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

(1)20°N,60°W;由20°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70°;23:44

(3)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70°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短、70°S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

(2)此时,90°E的时间是____月____日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____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____(多选)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黑龙江处于枯水期

          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正确答案

(1)23.5°S(或南回归线);66.5°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12;22;l2;14

(3)D

(4)A

(5)D、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运动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点附近。(填字母)

(2)北极极昼的日数和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若不相同,____极极昼日数多,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月初地球公转于近日点附近,为什么北半球却是冬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C

(2)不相同;北;北极极昼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较长

(3)近日点时,北半球虽离太阳较近,但主要决定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

         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远日点时要少得多,因此,因黄赤交角的存

         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造成的热量差异是决定性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房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运行到A点时,阳光直射________;地球运行到B点时,阳光直射_________。

(2)地球运行到A、B、C、D四点时,北半球白昼达最大值的是______,全球均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是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图中D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节气。此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

         中最______值。

(4)当墙上的时钟到上午11点时,屋内阳光的影子就已经与窗户垂直,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____。

(5)地球从图中A公转到C期间,每天白昼长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赤道;北回归线

(2)B; A、C

(3)冬至;大

(4)135E(提示:当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为当地正午)

(5)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______。

(2)乙在甲的________方,丙在乙的________方。

(3)地方时乙为________点,丙为________点,B点日出________点,日落________点。

(4)飞机从甲飞到丙,先往________方向,再往________方向。

(5)此日图中甲、乙、丙三点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

    度最快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极点;12月22日

(2)东南;东北

(3)12;18;3;21

(4)南;北

(5)甲;乙;甲;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适当位置标出远日点位置。

(2)地球公转至D点时,日期是_______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日。

(3)地球公转到________点时,孔家庄是秋季。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________。

(5)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_。

(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自________至________期间。

(7)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正确答案

(1)“略”

(2)6月22日;夏至

(3)C

(4)B

(5)B

(6)B;D

(7)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位航天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_____________运动。

(3)请说出航天员父亲的年龄,并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5)某一时间段,湖南某中学学生发现,中午放学时自己的影子在逐渐变长,同时,夜幕降临时间也在

        一天天提前。由此判断,地球运行的位置可能在图示中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③→①

正确答案

(1)自西向东

(2)自转

(3)60岁;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年,60圈正好60岁。

(4)夏至日;北回归线

(5)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

    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集能发电。

    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乙;晨昏(0°等太阳高度)

(2)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先变慢后变快

(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更大,日照时数更长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且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作用小

下一知识点 : 地球上的大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行星地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