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地球
- 共15644题
(28分)
材料一: 2014年世界杯于6月13日至7月14日在巴西举行。这是自从1978年阿根廷以来,再次在南美洲举行世界杯。图甲是美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南美洲区域图(图乙)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看材料一,2014年世界杯期间,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依次为: < < < ;整个比赛中,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8分)
(2)看材料一,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6分)
看材料二,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6分)
(4)看材料三,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8分)
正确答案
(1)①②③④ (4分) 北(2分) 先向北,后向南 (2分)
(2)C、A、B (2分) 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分)
(3)纬度较低(2分),陆地狭小(2分)且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2分),冬季气温高;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或焚风效应)(2分)。(回答3点即满分)
(4)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开国际铁矿石企业对原料的垄断);拓展(国际)市场。(2点4分)
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2点4分)
试题分析:
(1)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特点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读图,根据四地的纬度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依次为①②③④ 。整个比赛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达到最北位置,所以比赛期间,太阳直射点 先向北,后向南移。
(2)寒流、暖流的性质划分是与流经海区的水温相比较而言的,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低的温度高,所以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C、A、B。 B洋流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3)读图,A地位于南美洲南部东海岸,纬度较低,陆地狭小,且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气温高。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或焚风效应),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4)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来说,可以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开国际铁矿石企业对原料的垄断。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而言,合作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高度大小取决于太阳光线和当地地平面的夹角,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的计算可以借助于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同一纬线不同地点昼弧夜弧所占比例固定。所以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本题叙述正确。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
(2)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L点的夜长约是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经度为_____。 冀州盛行_____季风,孟买盛行_____季风。
(4)M点位于L点的_____方向。
(5)此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 ]
A、此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将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B、地球公转在近日点附近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的低压切断,亚洲大陆被亚洲低压控制
(6)下列四幅图中的阴影,能正确表示此时中国雨带位置的是
[ ]
A、A
B、B
C、C
D、D
(7)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单选)
[ ]
A、干旱
B、滑坡
C、台风
D、寒潮
正确答案
(1)6;22;5
(2)83°26′;8
(3)23°26′N;135°W;东南;西南
(4)东南
(5)D
(6)C
(7)C
下面为12月22日四城市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的城市
是____________;处于夏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
(2)B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带(热量带名称)。
(3)当B城市白昼为24小时时,A、C、D三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B、C、D三城市昼夜长短与A城市相同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C
(2)北寒
(3)DAC
(4)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d、a、e所在的是________(晨、昏)线,此时e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_(经度)。
(3)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在赤道上,此时属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日之后的三个月内,b、c两地的白昼时间比上海_____(长、短),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将如何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6
(2)北;23°26′N;75°W
(3)东;6
(4)20°W——15°E
(5)长;极昼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图17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18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请把图17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18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分)
(3)此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南京气候特征 。(3分)
(4)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日出为 点,a点在b点的 方向(3分)。
正确答案
略
(10分)读北极地区图,AF弧为昏线。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标出黑夜的范围。(2分)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3)此刻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2分)
(4)我国北极考察队于某年10 月 16日到达地处北纬68º39'的挪威北部小城特罗姆瑟,该地气候温和湿润,随处可见阔叶树和茵茵绿草,宛如江南小镇。该地气候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2分)
(5)6月22日这一天某人在E地观测太阳,在答题卷上中用曲线表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要标出坐标值。(2分)
正确答案
略
读图1-12,完成下列要求。
⑴ 此时,图中太阳直射____________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气为 (北半球)。
(2)图中A、B、C、D四点中,同时看到旭日东升的是
。
(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
确的是( )
A.A>B>C>D B.B>C>D>A
C.D>A>B>C D.C>B>A>D
(4)A点夜长为 小时,B点日出时间为
点,D地方时为 点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适宜到南极考察的时期 B.A点所在经线昼夜长短相同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⑹若B在经线60°E上,则上海小明此时给远在纽约(约75°W)的姑妈打电话,他应说:( )
A.早上好 B.中午好 C.晚上好 D.ABC都行
⑺若B在经线120°E上,在图上标出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是__________时区的中央经线,以西为__________(东或西)十二区,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______(加或减)一天,但时刻不变。
正确答案
(1)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 (2)AB (3)C (4)8 6 10 (5)D ⑹ C ⑺图略,国际日界线指D所在的经线。 东西十二区 东 减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光照图的能力。从图中看出,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整个地球越向北白昼越长。B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过B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D点地方时为10点。⑹变相考查区时计算,已知东4区是6时,此刻纽约(西五区)区时为21时,当地为晚上,所以小明应说“晚上好” ⑺国际日界线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以西为东十二区,以东为西十二区,向东过国际日界线要减一天,向西过国际日界线要加一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中AB是________(晨、昏)线。
(2)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点。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D地的日出时刻为________点。
(5)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6)若某地纬度为43.5°N,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
(7)北极点影子朝向_________。
(8)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
(2)2
(3)昼最长夜最短
(4)12;6
(5)B
(6)70°
(7)南
(8)从北回归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CB线是_______(晨、昏)线。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__,为北半球_______日。
(3)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角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4)此日,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点,F点的昼长为_______。
(5)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7)此刻地方时为15:00的经线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
(2)6月22日;夏至
(3)C>E>B;相等
(4)12;0
(5)23°26′N,90°E
(6)23°26′N,150°E
(7)165°W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在夜半球一面打上斜线。
(2)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_面,目前α角的度数是______。
(3)图中所示的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
(4)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___季。
(5)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黄道面;23.5°
(3)12;22;23.5°S
(4)12;冬季
(5)66.5°
下图左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
(3)甲图中,①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下列各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4)此时,乙图中三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京小于汕头B.汕头大于海口C.海口小于北京D.汕头小于北京
(5)简要叙述此时至次年3月1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北
(3)12;C
(4)A
(5)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读太阳光照图(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问题。
(1)画出夏至日的晨昏线与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从天文含义看夏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南温带的
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ABCD四点的昼长的长短为____________,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4)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南、北)移动,此时温州吹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若A径线为本初子午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B地夜长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略”
(2)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23.5°S—66.5°S
(3)A>D=C>B;D=C>A>B
(4)南;A
(5)23.5°N,60°E;16;16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月、日、时)。
(2)请在图下部分的圆上绘画斜线阴影,正确表示黑夜状况。
(3)请描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直射点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月22日8时
(2)
(3)23°26′,180°;由南回归线转向北移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是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3)A地经度是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至(12月22日);南纬70 °及其以南地区
(2)6;0
(3)180°;8
(4)60°E ;20°S
(5)46°5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