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面的填空。

(1)A点在B点的__________方,A点正值__________季,A点夜长__________小时。

(2)B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B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点,B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

正确答案

(1)南;冬;16

(2)60°E;8;90°

(3)23.5°N,120°E

(4)远日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________,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

    图中AB是________(晨、昏)线。

(2)这一天是___________(月、日)前后,北半球为___________日。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E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____点日出。

(5)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回归线(23.5°N);60°E;6;晨

(2)6月22日;夏至

(3)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南

(4)12;4;10

(5)DAE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北京时间是      。按地方时计算,北京与H点的时差是    。此时地球公转处于速度较    的阶段。(3分)

(2)此时与C点太阳高度相等的是       点,该点这天的昼长是       小时,日出时间是              。(3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分)

(4)A点位于C点的       方向,A点的自转线速度比C点的       。C点再转过约        千米后可见日出。A点至少再过      个月,其昼长与C点昼长相等。(4分)

正确答案

(1)23时  7小时44分 慢 

(2)B  18  3时 

(3)(23°26′N,45°W)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东北 慢  4万  3

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可知,180度经线对应的地方时为3时,东经120度与180度经线相差60度,相差4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是23时。H点在0度经线上,故按地方时计算,北京所在经线东经116度与H点的时差是7小时44分。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此光照图是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时间为6月22日,接近远日点附近,故此时地球公转处于速度较慢。

第(2)题,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两侧关于北回归线对称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与C点太阳高度相等的是B点,B点20时日落,故B点这天的昼长是(20-12)*2=18小时,又因为(12-日出时间)*2=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时间是3时

第(3)题,由图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西经45度。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45°W),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4)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经纬度可以判断出A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A点的自转线速度比C点的慢,因为A点的纬度高。C点此时处于日出时刻,故C点再转过约40000千米后可见日出,即24小时后。A点至少再过3个月到秋分日时,其昼长与C点昼长相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会判断南北半球。(2)明确地球运动特征。(3)会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4)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中,作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3)此时,P点的时刻为_____点。

(4)这天,P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北半球纬度愈高,白昼时间愈_____。

(5)这天,全球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或地区

(3)4

(4)12;长

(5)南极圈以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一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图二为某岛经纬网图。分析两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B曲线为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

(2)此时,图二岛屿上甲城的日期和区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岛屿西临__________洋,岛屿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甲乙两城的直线距离约为8厘米,其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

(4)在图一所示季节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A、潘帕斯草原上牛羊成群,小麦郁郁葱葱

        B、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梅雨季节

        C、此时正值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

        D、开普敦正值多雨的时期

正确答案

(1)晨线; (2326'S,90E); 6634'S~90S(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北

        半球)

(2)12月22日13时

(3)印度;西南高、东北低(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960

(4)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曲线为海洋等年降水量线,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情景发生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时期。此时,苏伊士运河是________(白昼或黑夜)。

    会议期间,巴拿马运河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______(大/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厄尔

    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鱼类大量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当a角为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昆仑站考察最佳季节

    ②北冰洋沿岸驯鹿活动

    ③南亚盛行东南风

    ④华北地区频受沙尘暴袭击

    ⑤天山雪线升到最高

正确答案

(1)白昼;高温多雨

(2)小;沿岸寒流和离岸信风的影响

(3)近海区盛行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海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大量

    死亡,鱼类因缺乏饵料及因水温的变化而大量死亡

(4)①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__,D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

(2)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角速度的对比是________。(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

    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一天,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填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

    (填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1)12;12;4

(2)DACB;相等

(3)ADBC;CDAB

(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中各点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_______。

(3)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

(2) D              

(3) 16              

(4) (23.5°N,90°E)     14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根据图示自转方向要求画的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故如图所示 。

第(2)题,该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跨过AE弧线进入昼半球,故A和B点都在晨线上。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零,晨昏线上等于零,夜半球上小于零。此时,只有D点在昼半球上,故D点太阳高度大于零。

第(3)题,根据太阳光照俯视图可知B点所在纬线圈白昼部分占整个地球的8格,每格2小时。所以B点的昼长为16小时。

第(4)题,此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线(23.5°N),同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90°E(对应90°W)。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N,90°E);A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该地的地方时为6时,即0°经线为6时,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0°-0°)÷15°=8小时。6+8=14时,即此时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4时。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所示区域为昼半球,A为圆心,B点纬度为75°,其中A点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

    是________。

(2)图中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列是_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三点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大小排列是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1)15°N,160°E;75°N,20°W;9:20

(2)A>B=C;A>C>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日。

(3)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是_____。

(4)此时此刻,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点,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点。这一天E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晨线

(2)冬至

(3)C;C

(4)8;2;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面的填空。

(1)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_____________。

(2)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时,D点白昼长___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AB

(2)6;1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6

(2)北;东经60°

(3)11

(4)69°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EF线为      (晨、昏) 线。(2分)

(2)该日,A、B、C、D、E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的是       。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点。(2分)

(3)该日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2分)

(4)该日,C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2分)

(5)在图中绘出太阳光线。(2分)

正确答案

(10分)

(1)冬至   晨   (2分)       (2)E    6   (2分)

(3)66.5   (2分)              (4)8   (2分)

(5)绘图:阳光从昼半球一侧照过来,且与晨昏线垂直。   (2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据图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故为节气为冬至 ;用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为昏线)可判断EF线为晨线。

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即说明该地刚刚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为刚刚出现极夜的地区,故E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D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日出6点,日落18点。所以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6点。

第(3)题,D地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90°--纬差(纬度间隔),可得:90°﹣(23°26′﹣0°)﹦66°34′。

第(4)题,此刻,C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该侧视图被经线平分为6等份,每等份30°,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的东侧30°的经线上,所以C点的地方时为8时,即C点8点日出,晚于6点两小时,日落也会早于18时两小时,即16时日落。可计算昼长为16—8=8时。

第(5)题, 。

点评:本题组综合性较强,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晨昏线、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光照图的相关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光照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点, 完成以下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日期为        前后地球上的光照示意图,此时阳光直射在     纬线上。

(2)如果有一A点为此时6时,且昼夜平分,则图中A点的坐标应为(          ),并在图上标出A点。

(3)图中E点位于       (晨线或昏线)上,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点。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是                                                   

(5)这一天,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四城市白昼由短到长的排序是                                                       

正确答案

⑴ 6月22日   23.5 0N

⑵ 300E,00   见图

⑶ 晨线   8  

⑷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⑸ 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2)A点此时昼夜平分,故判断其位于赤道上,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即120°E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6时所在的经线位于120°E西侧90°,即其经度为30°E。图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即为昼夜平分,且地方时为6时。(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E点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其为晨线。结合上题分析,A点为6点,则E点位于A点以东30°,故其地方时为8时。(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上,则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越往北昼长越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

(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正确答案

(1)冬至     (2分)

(2)(23°26′S,90°W) (4分)

(3)E>D>A  (2分)

(4)3   21   (2分)

(5)0    12   (2分)

(6)D         (2分)

试题分析:

(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下一知识点 : 地球上的大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行星地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