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地球
- 共15644题
下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是以____________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AD 线表示晨昏线中的____________ 线。
(2 )此时C 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 点钟,该日B 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__ 小时。
(3 )图甲所示日期地球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____ 位置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乙中由①到③,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北;昏
(2)21;6
(3)3;略
(4)先变慢再变快;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下图为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读图回答问题。
(1)B地区每年6月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
(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进入C地,我国南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情况是
[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涝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当锋面雨带由A地向B地推移时,B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
正确答案
(1)梅雨
(2)C
(3)昼长夜短;北
下图中曲线为海洋等年降水量线,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情景发生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时期。此时,苏伊士运河是________(白昼或黑夜)。会议期间,巴拿马运河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____(大/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鱼类大量死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当α角为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____(多项选择)。 ①昆仑站考察最佳季节②北冰洋沿岸驯鹿活动③南亚盛行东南风④华北地区频受沙尘暴袭击⑤天山雪线升到最高
正确答案
(1)白昼;高温多雨
(2)小;沿岸寒流和离岸信风的影响
(3)近海区盛行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海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大量死亡,鱼类因缺乏饵料及因水温的变化而大量死亡。
(4)①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和世界某种“绿色”能源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的主要进口路径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主要产区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省区。
(2)我国从中亚地区输入该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
(3)2010年11月20日,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沿图中航线(实线)历时半个月运输该能源前往B地,航行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影响途经沿岸陆地自然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4)能源输出地C所在国家处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近年来频发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5)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天然气;新疆;四川;陕西;青海
(2)管道运输
(3)变小;热量
(4)消亡地震、火山喷发
(5)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提高能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其大量使用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读公转轨道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问题。
(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 _________。
(2)图乙中A点地方时为 _________时,B点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
(3)图乙中D点位于 _________时区,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__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E
(2)12;0
(3)西6区;2时
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_半球节气名称为__________日。
(2)下图中甲、乙、丙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夏至
(2)甲
下图中甲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为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A、B、C、D四个地球公转位置,是夏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由C位置向D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极夜范围将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出现乙图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时,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 点。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四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昼变长;夜变短变小
(3)C ;23 °26 ′S ; 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中长江水位较高时,地球可能位于左图中①②③的处_______________。
(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右图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____市所在的省最有利于建卫星发射场。
(3)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
(4)当地球公转位于②位置时,右图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正午太阳直射_____市,白昼最长的是____市。
正确答案
(1)②
(2)海口
(3)①
(4)汕头;武汉
北温带一些国家将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划分为冬季。
[ ]
正确答案
√
举办奥运会对于一个国家有重要意义。北京奥运会之后,伦敦获得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资格。读27~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间表及四城市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表1可知,第30届奥运会开幕时伦敦当地时间为_______________。四届奥运会开幕当日,北京昼长最长的是第____届。
2.填表比较B、C两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从A到D依次有哪些自然带?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什么地域分异?产生该分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012 年7 月27 日20 时12 分;30
(2)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年降水均匀。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_线。
(2)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太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由图2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__(变快、变慢)。
(4)一年中太原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
(5)早晨6点的是_____点。(填字母)
(6)A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点。
(7)C点在B点的_____方向。
正确答案
(1)晨
(2)④;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短夜长
(3)变快
(4)②
(5)E
(6)18;21
(7)东南
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回答:(5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
(3) 此时北京时间是 。
(4) 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分别是( )
正确答案
(5分)
(1) 20°S,110°W 由20°S 向南北两侧递减
(2) 70°S及其以南地区
(3) 3:20
(4) B
略
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线和纬度测定实验。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上_______(填哪条线段)反映了当地的经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某天,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这天可能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3)分析(2)小题的计算结果,当地纬度是 __ 。
正确答案
(1)OP OP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正午太阳位于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况,指示南北方向
(2)春分或秋分 45°
(3)45°
试题分析:
第(1)题,应利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判断当地的经度,故结合图示OP位置为当地正午时的杆影位置,故可据此判断当地的经度。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特征,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则日影长度较短;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则日影长度较长,故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应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可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计算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第(3)题,根据春秋分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和当地纬度的距离可计算当地纬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周日、周年变化判断日影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分析。
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________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________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时区的区时为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当我国处于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
(3)乙岛主要是由________(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________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太平;印度
(2)乙;8;15(下午3);东南
(3)内;山地(丘陵);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
(4)乙;地形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城镇,如下图。
读地球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乙图中画斜线表示夜半球;在右上角粗线段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月、日、时)。
(3)此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此日Q点昼长_______小时。
(4)图示时刻,假设有一架飞机从P地以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沿最短航线飞往M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方向,达到时,M地的区时是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略”(夜半球在晨昏线的右边,箭头为逆时针方向)
(2)6月22日20时
(3)66.5°;18
(4)西北;1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