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地球
- 共15644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把甲图上的日照情况转绘到乙图上,表示出太阳直射点M,画出晨昏圈,用平行斜线画出夜半球。
(2)在乙图上标出图中各经线的度数。
(3)甲图是 (节气)的太阳光照情况,这一天日期是 或 前后。正午
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4)乙图是以 极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
正确答案
(1)“略”(图的上半部为夜,晨昏线通过极点将地球平分,M点标在最外面的纬线圈上,且在0°经
线上)
(2)“略” (最左边为90°W,最右边为90°E,中间每隔45°一条经线)
(3)春分或秋分日 3月21日 9月23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4)北
读下图(图中D点为12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晨线还是昏线? ,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相互 。
(2)B即将进入 (昼、夜)半球,B地的角速度为 /h。
(3)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点,H点的地方时为 点,H地的区时为 。
(4)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其偏转方向是先向 (东、西)偏,后向 (东、西)偏。
(5)ABC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比较,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正确答案
(1)晨线 相互垂直
(2)昼 15°
(3)12 4 4点20分
(4)西 东
(5)B>D>A=C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_________,图中D点的地方时_______
点,图中AB是_________(晨、昏)线。
(2)这一天是_________________前后,北半球为___________日(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E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点日出。
(5)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回归线(23.5°N);60°E;6;晨
(2)6月22日;夏至
(3)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南
(4)12;4;10
(5)DAEB
读图回答下列各问题(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1)图中弧NQS为__________线(晨、昏),其经度为__________。
(2)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位于M、R两点中的__________点,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小时。
(3)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所在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此时,瑞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4)此时,图中P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该日的节气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30oW。
(2)M;16。
(3)112.5oW —127.5oW;(0o,60oE);昼夜平分(相等),
(4)4;春分或秋分
读以下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CB线是________(晨、昏)线。
(2)这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日,D点的白昼比E点________(长或短)。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____。
(4)A、D、C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6)某地昼长为16小时,则该地日出时刻为_________时(地方时)。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晨
(2)6;22;长
(3)慢;C
(4)D>C>A
(5)10;8
(6)4
(7)23.5°N;150°E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__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经度和纬度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日影朝_______方向。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自转
(2)40°N,120°E;北极星的高度为40°,北京时间12点为正午
(3)③;26°34′;正北
(4)11
下图为地球光照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小题。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三个月后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
(3)若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则ABC三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_________。
(4)A、B、C三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填字母)。
(5)数码①②③所在的线中,表示黄道面的是_______(填数码)所在线。
(6)图内①④⑤三个地点中,在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低值的地点有________(填数码)。
正确答案
(1)“略”
(2)夏至;①或赤道或0°
(3)135°E
(4)B
(5)②
(6)①⑤
读地球阳光分布示意图回答:(10分)
(1)这是 日(节气)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图。
(2) A、B、C、D四个地点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最早日出的是 。
(3)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并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 值(大或小)。
正确答案
(1)冬至
(2)A、D
(3)昼短夜长、小
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可知这是冬至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图。
第(2)题,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知: A、B、C、D四个地点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A,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时间就越早。所以最早日出的是D。第(3)题,北京位于北半球,根据冬至日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情况所以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光照图的阅读、正午太阳高度、地球自转速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根据极昼极夜的分布区域判断节气是解题的关键。
读夏至日太阳光照图和A点所在经线各纬度日出时间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3分)
(2)图中B点日期和时刻是 (3分)
(3)C点的昼长为 小时。(3分)
(4)在A、B、C、D各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的有 点。(3分)
(5)A、B、C、D四地所受地转偏向力由大到小排列是 (3分)
正确答案
(1)110°E,23°26′N(2分)
(2) 6月22日8时 (2分)
(3) 8 (2分)
(4) B、C、D (2分)
(5) A、C、D、B (2分)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1)该日为夏至日,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北回归线;根据两图A点即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赤道上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40,当地为6:00,则当地的经度为110°E;
(2)图示表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结合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则B点位于该交点以东30°,故时间为8时;
(3)图示C点即位于晨线上表示该地的日出时间,C点所在的时间为8时,故计算昼长为8小时。
(4)图示表示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包括赤道)达一年中最小值;
(5)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呈正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12分)如图,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M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而且与经线OB相交,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请读图回答:
(1)A点的地方时是 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武汉某区(114.5°E,30.5°N)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此时武汉的地方时是 。
(3)此时控制杭州的气压中心是 压,气候特征是 。
正确答案
(1)(4分)6:00, (20°S,60°E)
(2)(4分)39.5°,15时38分
(3)(4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温和少雨
略
甲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是纬度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未特殊说明,每空3分)
小题1:⑴C点位于B点的 方向,其地理坐标是 ,此日昼长是 小时。
小题2:⑵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 。
小题3:⑶弧线AE两点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大约是 千米。
小题4:⑷若此时F点地方时为6时,在乙图中画出DA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正南 70°N,120°W 24
小题2:③
小题3:6660
小题4:
小题1:由题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60°E,20°N),C点太阳高度为0°,位于晨昏线上,是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20°N,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半球相反。
小题3:AE两点太阳高度相差60°,意味着两者的球面最短距离为60°。
小题4:F点位于晨昏线上且地方时为6时,说明F位于赤道上,因此D点在赤道上,昼长为12时;A点是直射点,昼长>12时,CBG位于极昼圈内,昼长为24时。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A地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A地地方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分之间。
正确答案
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 (2)7;1 (3)10;40;12;0
图中最右侧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可以计算出对应经线为0度经线。图中经线间隔为30度,从右侧数的第二条经线为西经30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此时只有赤道上能够昼夜平分,所以符合要求的范围为20°W~0°之间的赤道上。
该图显示180度经线为0点,全球为同一日期,都是7月1日。
A地位于20°W~0°之间,此时0°经线地方时为7月1日12点0分,西经30度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0分,西经20度位于西经30度以东10个经度,地方时差40分,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40分。
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3分):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晨、昏)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
(5)图中此时C、D二地地方时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小时?
时间:C_______,D________;昼长:C_________,D_________。
(6)这一天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
(7)此时,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的经度为 和 。
(8)请将A、B、C、D四点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
正确答案
(1)西经120°北纬23.5°(2)6月22日 夏至(3)晨线(4)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5)时间C、2 D、10 昼长C、12 D、4 (6)73.5°
(7)180° 60°E (8)C>D>A=B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即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根据图示180°经线的位置推算为120°W。(2)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即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AB线为晨线。(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纬度的北回归线上,故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5)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则推算出D点所在经线为10点;C点所在经线为2时。C点位于赤道上,昼长始终为12小时。D点10点日出,故可推算昼长为2*(12-10)=4个小时。(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计算即可。(7)分界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应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根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线为120°W,故计算0时所在经线应为60°E。(8)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四点的线速度大小可从低纬向高纬排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下图中图1和图2处于完全处于同一时刻,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图2的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 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
(3)b点的人影朝 方向,а点的昼长为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 时区。
(5)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
正确答案
(1)23º26¹N,45ºE (2) a b (3)正西 24 66º34¹ 6 (4)远 慢 6月22日17时 21 (5)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方向飞。
通过图1北纬66º34¹以北无黑夜可判断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又因135ºW经线穿过了夜半球的中部,那么,太阳直射的经线就是135ºW经线所对应的45ºE经线了,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º26¹N,45ºE,以下的几个小题根据图2中的内容依次就可推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