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地球
- 共15644题
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2)世界标准时是__________。
(3)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
(4)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在70。S至_________的纬度范围内,越向北昼长越短。
(5)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建筑物的影子与自身高度相等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8)此时,赤道上夜弧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日,一般地方的日出方位是_________。
(10)正午太阳在正北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此日北京出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则热带范围的总纬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5。E,20。S
(2)9时
(3)70。S及其以南地区
(4)2小时;70。N
(5)从25。S向南向北递减
(6)25。N、65。S
(7)快
(8)135。E~180。~45。W
(9)东南方;70。N;70。S
(10)20。S及其以南地区
(11)40。
读“二分二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是公转轨道的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公转到C处时是公转轨道的
___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__。
(2)地球公转一周为365日6时9分,这叫_________年。
(3)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 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
射点从赤道起向________移,一直________移到直射________。此时段极昼范围由_________向___
_____扩大。
正确答案
(1)近日;较快;远日;较慢
(2)一恒星
(3)BC;北;北;北回归线(23.5。N) ;北极点北;极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腾空而起,不到半个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9月27日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1)进入太空轨道的“神舟七号”飞船属于
[ ]
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
C、行星
D、流星体
(2)居住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张先生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神舟七号”的发射实况,“神七”腾空
而起时,纽约当地时间是
[ ]
A、24日8时10分
B、25日8时10分
C、25日10时10分
D、25日16时10分
(3)“神七”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
(4)下图中,无阴影的位置表示二分二至日,有阴影的位置表示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时的日期,其
中哪幅图是正确的
[ ]
A、
B、
C、
D、
正确答案
(1)B
(2)B
(3)C
(4)A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00在北京开幕。下图为此时的北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用“☆”标出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
(2)弧线AC为_________(晨线或昏线)。若从图中A 处乘飞机沿最短航线飞到C 处,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
[ ]
A.5000千米
B.6371千米
C.10000千米
D.20000千米
(3)此时,世界时为________日________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
[ ]
A.全球四分之一
B.全球三分之一
C.全球二分之一
D.全球
(4)此时,图中与C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为________点。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D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略(提示:画在0°经线上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中间位置)
(2)晨线;C
(3)8;12;D
(4)B;47°(46°52');0°~23°26'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日______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经度180°,南纬23.5°;12月22日
(2)乙
(3)D
(4)16小时;23;4
(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示意图”,回答:
(1)图中∠а被称为___________,它是地球赤道平面与_____________平面的交角。
(2)太阳直射点A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_____前后,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3)这一天,哈尔滨、北京、贵阳、海口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由A点向B点移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状况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
(2)6月22;极昼
(3)哈尔滨、北京、贵阳、海口
(4)昼渐短,夜渐长
下图为“北半球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2)A、B两点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3)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产生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郑州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至日;北回归线(或北纬23°26′纬线)
(2)A
(3)极昼;昼长夜短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此时是_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3)A点此刻是________点。
(4)图中ABC各点中,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点,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的是_______点。
正确答案
(1)春分或秋分
(2)0°,180°
(3)18
(4)A;C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舟山的居民看到了日食的全过程,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
[ ]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
[ ]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试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日、地、月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2)D
(3)C
(4)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变化示意图,完成:
(1)例如,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大约在点A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在自北向南移动。同样的道理,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今天(考试时日期),太阳直射点在 ________半球,正在________移动。你的生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正在________移动。
(2)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北京的昼长逐日________(变长或变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是逐日________(提前或推迟)。
正确答案
(1)南半球,向南;略。
(2)变短,推迟
下图为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b为晨昏线,且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
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甲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试说明此季节北京与堪培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1)(45°E,20°S));70°S及其以南地区
(2)2
(3)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堪培拉: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__。(双选)
(5)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
(6)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E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晨线
(3)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或答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B;C
(5)C;B
(6)12时;8小时;12小时;46度52分
1.读光照图,回答:
(1)A地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点钟,昼长________小时。
(2)当A地是星期四8点钟时,B地是星期______的_____点钟
(3)此刻D地的日影朝向______方,C地的日影朝向_______方。
(4)有一架飞机从B地途径C地飞往D时,飞行方向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3;18
(2)三;14
(3)东南
(4)由东南→东北
读“二分二至日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地球的位置接近 (近日点或远日点) ,公转速度 (快或慢),这时福州处于 (季节) 。
(2)B—C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向 (南或北)移动。
(3)我国国庆节期间,地球正由公转轨道上 (填字母)移至 (填字母)的过程中。
(4)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该日,北京(40°N左右) 正午太阳高度是 ,福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近日点;快;冬季
(2)南;南
(3)B;C
(4)赤道;50°;昼夜平分
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正是我国在________________(北极或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_。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合肥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
(5)图中P、Q两地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极
(2)20°N ;139°W
(3)从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Q>P;昼长夜短
(5)P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