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日,       日。  B——       日,       日。

C——       日,       日。  D——       日,       日。

(2)北半球昼长最长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的一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点。

正确答案

10分、(1)写出上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和大致日期:

A—— 春分 日, 3 21 日。

B—— 夏至 日,6 22日。

C—— 秋分 日, 9 23 日。

D—— 冬至 日,12 22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八颗行星的公转运动具有_________、

    ________和近圆性特征。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即地球处于甲图中____位置时,速度较_____。

(2)当地球公转从甲图④运行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3)甲图中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③时,请举一例上海地区发生的自然地理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的“某地”位于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当乙图中某地昼长由b到c变化期间,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金星;火星;同向性;共面性;④;慢

(2)A

(3)昼夜长短相等

(4)C

(5)赤道以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日照图是观测者从右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            处所观测到的,其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2)地球公转从      点到        点(填数字),我们教室朝南窗户阳光射入面积从最小到最大。

(3)地球公转在②位置时,温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且昼长较北京       (长或短)。

(4)地球公转从①到③的过程中,温州市政府大楼正午影子朝向变化情况是       ,影子长短变化是              

正确答案

(1)B 冬至日

(2)② ④ 

(3)昼最长夜最短    短

(4)不变(或 一直朝北) 先变短后变长

试题分析:

(1)左图日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半球的冬至日。左图中看地球的位置应位于太阳照不到的一侧且可以看到南极圈出现极昼,对应的是右图中A、B、C三处中B处。

(2)②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射入的面积最小;④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射入的面积最大。

(3)②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4)①到③是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先往北后往南,温州市政府大楼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影子一直朝北,影子长短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公转带来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0分)

(1)图示时间为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_______________                         。

(4)此时A点昼长为 ____  小时,B点昼长为 ______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 6月22日,夏至  慢  ⑵  66 34, 46 52

⑶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⑷ 12,24          ⑸ 变短,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日为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较慢。(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A、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即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图示A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为12小时;而B点位于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夜变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9分析回答(9分)。

 (1)A、B、C、D、E、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六处的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 。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偏。

  (3)如果住宅区楼顶安置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即热水器集热板与楼房顶部的夹角), 6月22日C、E两地热水器的倾角较大的是________。

  (4)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较早的是______。(以地方时比较)

  (5)人们设计住宅区门窗时往往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A处住宅门窗朝向________。

正确答案

(1)D;F 相等 (2)左(西);右(东) (3)E (4)C (5)南;北

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南北极点外,处处相等。(2)考查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3)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热水器倾角较大的,即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E点。(4)升旗较早,即日出较早,以地方时为准,偏东的地方总比偏西的地方早看到日出。故C点日出早。(5)北半球中纬度,朝南向阳。南半球中纬度朝北向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九:太阳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6月22日至9月23日期间,地球一直在公转轨道A、B区间之中的_____区间运行。

(2)当地球公转在A区间时,对地球公转速度及其变化的描述应当是__________。

(3)当地球运转到图中甲地时,则甲图应为________节气(北半球)太阳光照示意图,此时,图中C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站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 。

(4)当地球公转到甲图位置时,C、D、E三点相比,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某物体从D地向正南方作水平运动越过赤道,则该物体先是向_______(东、西)偏,后向_____ (东、西)偏。

正确答案

(9分)

(1)B

(2慢快慢

(3)夏至   20时  8时 极夜

(4)C   西  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画图:在图中A处注明N、S极及地球自转方向。

(2)在C处画出晨昏线,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并注明晨线或者昏线。

(3)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4)地球公转从C→D→A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5)地球公转从A→B→C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南/北)。

正确答案

⑴N在地轴的上方,S在地轴的下方,地球自转方向画在北极附近,注意是逆时针,弧线箭头的中间向下弯曲。画图略

⑵画一条太阳的球心与C处地球的球心的连线,再画出这一连线的垂直线相交于地球球面上,背向太阳用阴影部分画出夜半球,在分界线注明昏线,画图略

⑶逆时针方向       ⑷B ⑸南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1)N为北极,S为南极,自转方向围绕地轴,呈自西向东(围绕北极,则呈逆时针)。(2)晨昏线的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结合自转方向判断,由昼半球即将进入夜半球为昏线,反之为晨线。(3)公转方向标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4)图示C表示冬至日(12月22日)到D为春分;到A为夏至日(6月22日);而地球公转速度特征: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5)A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C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地球公转轨道图

(1)简述地球日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直射_____(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南或北)移动。

(3)由①到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特点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日这一天,地球公转正位于轨道图中的_____处。

正确答案

(1)(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北;北

(3)公转速度由快逐渐变慢。

(4)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3分)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2分)

(3)此时,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______。(3分)

(4)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分)

正确答案

(1)6 22 (23°26′N,180°) (2)8 (3)180° 0°  1:1

(4)

试题分析:

(1)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回归线,根据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经度为90°W,可以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80°。

(2)根据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经度为90°W,可以算出北京时间为8点。

(3)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根据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经度为90°W,可以算出0时经线为0°。新旧日期范围相等,为1:1。

(4)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图中已给出90°E,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经度为90°W,作图可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回答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2分)

(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       ,处于极夜的是     点,白昼将变短的是       点。(3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1分)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    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    线。(晨线或昏线)(2分)

(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1分)

(6)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    。(2分)

正确答案

(1)冬至 (1分)  23.5°S纬线(南回归线) (1分)

(2)③ (1分) ① (1分) ④ (1分)

(3)③ (1分)

(4)逆 (1分) 昏 (1分)

(5)昼长夜短 (1分)

(6)AC (2分)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1)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南回归线上。(2)图示③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图示①位于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故南半球将出现昼变短。(3)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4)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顺着自转方向,图示晨昏线部分即将由昼半球转为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6)长江左右岸河床不对称,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属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昼夜更替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此图表示中心点为______极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点钟,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昼长是______小时。

(3)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_。

(4)A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

(5)C点再转过______千米后日落地平线以下。

正确答案

(1)北

(2)15;C;12

(3)A=B=C;C>A>B

(4)23.5N,0;3

(5)2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线段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这一天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

    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

(4)从D到C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正确答案

(1)“略”

(2)12月22日;23°26′S,90°W

(3)B>C>A;19°42′N

(4)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甲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2)在甲图A、B、C、D四个位置中,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的是_____,与乙图反映日期一致的是_____,

    与丙图反映日期一致的是____。

(3)甲图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纬线)上,对应的日期是__________,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______。

(4)在甲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处,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并将向南移动的是____,地球公转

    速度较慢的是____。

正确答案

(1)“略”

(2)B;DAB;D

(3)南回归线(或23.5S);12月22日;昼短夜长

(4)B;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画出昼夜状况。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_________日,时间是___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且向____方

    向移动。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一个_______年。

正确答案

(1)“略”

(2)“略”

(3)夏至;6月22日;23°26′N

(4)先变慢后变快;北;南

(5)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第22届冬奥会将于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图甲                                图乙

(1)加拿大温哥华是2010年冬奥会主办城市。读图甲和图乙,指出索契和温哥华地理位置的共同点。(4分)

(2)读下表,说出温哥华相对于索契冬季日照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北半球;中纬度;西面临海;山麓(国土西南端)。(4分)

(2)温哥华比索契冬季日照时间短。(2分)原因:与索契相比,温哥华纬度较高,冬季白昼时间较短;降雨日数较多,晴天较少;沿岸有暖流经过,空气湿度大,多云雾天气。(6分)

试题分析:

(1)地理位置一般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相对位置,从经纬度位置看,索契和温哥华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相对位置看,两地都是西面临海,位于本国国土西南端等。

(2)温哥华相对于索契冬季日照时间的差异要看表中两地的日照时间数值,比较数值可知,温哥华比索契冬季日照时间短。影响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天气、海拔等,从纬度上看,温哥华纬度较高,冬季白昼时间较短,从天气上看,温哥华降雨日数较多,晴天较少,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多云雾天气。

下一知识点 : 地球上的大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行星地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