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0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    日,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       

(5)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此图所示时间乌鲁木齐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此日之后乌鲁木齐昼长如何变化             

正确答案

(1)略     (2)6、22  夏至    (3)66°34′

(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各纬度地区。

(5)12   24     (6)昼长夜短    昼减短夜渐长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1)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2)图示晨昏线的特征: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3)此日的太阳直射点为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5)A位于赤道上,故昼夜平分。B点出现极昼。(6)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出现昼变短夜变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纬度),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方向。

(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为(   )

(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

(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正确答案

(1)0° 西北

(2)B

(3)3  23时

(4)如下图

该题以“世界经纬网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地图比例尺、地方时和作图等内容。第(1)题,读图可知,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若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两地所在的地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相同,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断定太阳此时直射赤道。对A、B两点之间的地理方位判断,关键是读图。第(2)题,飞机沿经线飞行,跨越了30个纬度,每一个纬度差的距离约是111千米,总距离是30×111=3 330千米。第(3)题,该题的解题信息存在于第(2)题的题干和答案中,设计巧妙。利用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求出飞行速度;北纬60°上每一个经度差的距离约是赤道处(即111千米)的一半。再据此计算出E地的地方时。第(4)题,A点不在赤道上,该处昼夜平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结合A点地方时为14时,就可以确定昏线所在的经线。注意:作图时,表示昏线、夜半球范围要不同于经纬线的延伸方向,例如,用斜线表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A地此日昼长约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_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________ (大、小)。

(5)此日34°N某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调整为      度时能获得最大的热量。

(6)此日,荆州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

正确答案

(1)北纬17°西经80°            

(2)16小时    4点     

(3)34°     

(4)小       

(5)17°    

(6)D(每空2分)

(1)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则ABC是晨昏线。北极星平均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则该地纬度是48ºN,该地向北2775km,纬度变化1º距离是111千米,则B点的纬度是73ºN.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17ºN.根据题意可知,B点是100ºE地方时是0时,直射点的时间是12点的经度。所以直射点的经度的80ºW。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所在的夜半球跨经度是120º,则昼夜半球是2:1.所以A点的昼长是16小时。日出、日落以正午12对称,上午有8个小时,所以是4时日出。

(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º-∣B纬度±直射点纬度∣。B点纬度是73ºN,直射点的纬度是17ºN。计算可知。

(4)东半球的 20ºW—160ºE。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100ºE)—180º.跨80度,所以小于旧的一天。

(5)太阳最大利用就是太阳光直射太阳能集热板。根据公式计算。

(6)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在地球上看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在图上①、②、③、④四点中        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是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2分)

(2)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忻州日出最早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2分)

(3)在图上④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6分)

(4)夏至日这一天,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上,太阳直射在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2分)

(5)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有         。(2分)

正确答案

(1)④  ①  (2)② ② 

(3) 南回归线(23°26′S)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 ②  南    (5) ①  ③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四点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置判断,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④点;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逐渐向北移,即①位置。(2)日出最早即昼长最长,应为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上时,即②位置。(3)图示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即②位置,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5)①③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则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分布状况、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解题方法的归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从北极上空垂直俯视轨道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至A时,是_____月____日,北半球是_______节气,_______季节。

(3)地球公转到_______点时,北京为秋分。

(4)地球公转到_______点时,全球昼夜平分。

(5)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_______。

(6)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_。

(7)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_______至________期间。

正确答案

(1)略

(2)6月22日;夏至;夏季

(3)B

(4)B;D

(5)C

(6)A

(7)C;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   )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10时

C.6月23日8时             D.9月23日14时

(3)此时全球处于6月22日的范围点全球的(   )

A.1/2                 B.1/3

C.全部为6月22日           D.全部为6月23日

(4)此时北印度洋海域的洋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如丙图 

(2)C 

(3)A 

(4)顺时针

(5)6月22日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达最小值,后逐渐变大至次年6月22日达最大值 (6)23°26′N—66°34′S

此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分析能力。

(1)由甲图可看出,北极圈内为极昼,且0°经线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为0点,与之对应的180°经线为正午12点;从乙图中东西经度可知图示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所以画图时一是明确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二是确定晨昏线过赤道时穿过的点,180°经线为12点,则90°E为6点,90°W为18点,赤道昼夜平分,日出6点日落18点,所以晨昏线通过东西经90°与赤道交点。如下图。

(2)已知90°E为6点,则北京时间为8点。

(3)180°经线是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另一个日期界线为地方时0点的经线,由以上分析可知180°经线为12点,0°经线为0点,所以6月22日和6月23日各占一半。

(4)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流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A点位于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达最小值(为0),以后逐渐变大至次年6月22日又达最大值。

(6)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内极夜无日影,所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之间的地区日影向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开始太空行走,28日着陆返回地球。

图1                           图2

(1)图1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是___   __(填字母)。

(2)图2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3)图2表示图1中_   (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B.乙地正午人影最短

C.甲地比乙地后见到日出        D.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4)“神舟七号”航天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的______(填序号)段。

(5)简述“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合肥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正确答案

(1)BD 

(2)8点   

(3)A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AC   

(4)南   ②   

(5)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A

试题分析:

(1)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节气为春分或秋分,所以填BD。

(2)根据0°经线地方时为0:00,所以北京时间为8:00。

(3)图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对于图1中A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甲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乙地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正午人影不是最短,根据晨昏线的位置甲地较乙地后见到日出,丙地位于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4)神舟七号飞行日期2008年9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南移动,处于图1的②段。

(5)“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日期变化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但未到达,所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所以选择A选项。

点评:地方时的计算需要注意东西位置。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情况叙述有差异,主要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东四区 西三区  6月23日7时 6月23日0时

(2)南半球 北半球

(3)东半球 西半球

(4)西北方向。

(5)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本题综合考查了区时计算、半球划分、纬度带划分,有一定的难度。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时夜色朦胧说明此地处于极夜,因此,该地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格陵兰北部机场也应位于北极圈以北,这样甲、乙两机场的经纬度位置大致可以确定。由此可以进行半球划分,确定飞机飞行方向和经过的纬度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非四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访问路线图

材料二 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

(1)非洲著名的刚果河干流流经刚果(布),向西注入大西洋。该河流中游水运发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目前,我国与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我国能源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

(3)访问期间,广州与德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关系是。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南非工业部门主要以采矿业和为主,该种工业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怎样的问题?(6分)

(4)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赴坦桑尼亚投资兴业有哪些优势条件?近年来制造业转移“坦桑尼亚热”逐渐“退烧”的原因是什么?(8分)

正确答案

(26分)

(1)中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刚果盆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中游支流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每点2分,共6分)

(2)影响:扩大能源进口渠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我国东部能源紧张的局面等。(任答三点,6分)

(3)广州大于德班。(2分)有色金属冶炼。(2分)工业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问题等。(2分)

(4)优势条件:坦桑尼亚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政策支持。(每点2分,共4分)原因:政策优惠减少;土地价格上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不完善。(三个要点任选两个,每个要点2分,共4分)

试题分析:。

(1)非洲著名的刚果河干流流经刚果(布),向西注入大西洋。该河流中游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量多而均匀,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而且中游支流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运发达,中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刚果盆地,水流平缓,利于航运。

(2)目前,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和进口大国,石油进口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俄罗斯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与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扩大了我国能源进口渠道,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大气环境压力,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尤其是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3)访问时间是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北,广州在北回归线以南,德班纬度接近南纬30°,广州离太阳直射点距离比德班要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关系是广州大于德班,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南非工业部门主要以采矿业和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是有色金属冶炼,在金属冶炼过程中,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气体污染物和废渣,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而且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大量开采直接面临的是资源枯竭,资源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4)坦桑尼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劳动力、土地的成本较低,政府为了鼓励经济发展,提高就业,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引进外资和技术,所以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赴坦桑尼亚投资兴业可以享受上述优惠。由于近年来对制造业入驻采取了限制性政策,优惠条件减少,加之土地价格上涨,坦桑尼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制造业转移“坦桑尼亚热”的越来越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每填(画)对一个1分,共10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在C图上标出晨昏线。

(2)左图的B位置是表示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该日右中所示四个城市,昼夜状况是                    ;该日后的三个月,太阳直射点是向     (方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3)当地球从D——A运动时,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1)画图略,画对一项给1分(2分)

(2)秋分日   0°(或赤道) 昼夜相等  南  由慢变快,(12.22日前后公转速度最快)(5分)

(3)昼渐长,夜渐短      由小变大(2分)

(4)A(1分)

试题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应标注于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绕日公转。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2)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则B应表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该日后三个月为冬至日,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不断加快。(3)结合上小题分析,从D到A表示春分日到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故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上海,故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4)D位置表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晨昏线与地轴重合,A项正确;黄赤交角始终为23.5°,B错误;呼和浩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C错误;南极科考的最好季节为南半球夏季,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根据地球公转轨道上与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关系判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对于地球运动的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的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注: 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填宽或窄)些。(2分)

(3)当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全球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图是在某住户客厅绘制的,正值夏至日或冬至日太阳正午时分,其中在冬至日绘制的是____________。(1分)

正确答案

(1) ②    

(2) 宽   

(3) 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4)甲

试题分析:

(1)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根据四个城市的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以判断②地纬度最低,夏至日太阳照射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时间越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②。

(2)北京的纬度高于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上海,所以北京所产生的的地物的影子比上海长,所以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宽。

(3)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由于太阳直射最南边的位置就是南回归线,所以此时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4)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产生的的地物的影子越长,面积越大,结合图片可知,冬至日绘制的是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随地球的自转,当B点转过的角度恰好是360°时,这一日被叫做一个         日。

某人从D点出发一直向北行进,是否可能回到原地?     ,原因是             

正确答案

恒星日

否 从D向北走,到北极点后就得向南,当然回不到原点。

地球自转360度为一个恒星日。

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广场上,W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WO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12月22日缩短为零,旗杆一侧的A处有棵树,读图1一10回答:(10分)

小题1:(1) 当WO最长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小题2:(2)如果AW垂直于OW,那么A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纬度是      

小题3:(3) 试述12月22日从清晨至正午时分,旗杆影长与朝向的变化。

小题4:(4)如果AW与OW不垂直,而是存在30‘的夹角,那么A处的树在一年中正午树影能否为零,为什么?

正确答案

小题1: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等长

小题2:东   23º26¹

小题3:清晨旗杆影子较长,朝向西南,旗杆影子朝向逐渐向北偏,影长缩短,到正午影长为零

小题4:AW与OW夹角30º说明A与W不在同一纬线上,A靠近O点,A点在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树影就不能为零

小题1:题中条件,该地为北半球,当WO最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三个月为二分

小题2:AW垂直于OW,说明A位于正东,根据12月22日缩短为零,说明为南回归线

小题3:根据日出方向东北来判断日影方向,正午影子为零,因为发生直射现象

小题4:AW与OW夹角30º说明A与W不在同一纬线上,A靠近O点,A点在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树影就不能为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

(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__________前后,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

(2)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图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情况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6月22日(1分)    120°E(1分)    23°26′N(1分)    

(2)11时44分(1分)   

(3)180°(1分)    60°W(1分)      

(4)H>E>F>G (2分)    

(5)E>H>F>G (2分)

试题分析:

(1)因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θ是23°26′,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直射23°26′N,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而图中150°W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是18时,所以地方时是12时的经度为120°E。

(2)据上题可知120°E的地方时是12时,而北京的经度是116°E,两地的经度差是4°,所以其时间晚16′,应为11时44分。

(3)两个日期的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经线,因120°E的地方时12时,所以地方时是0时的经度为60°W。

(4)因太阳直射23°26′N,距离23°26′N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对四点的纬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5)因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越向北昼越长,对比图中各点的南北位置可知昼长的长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或________月________日。(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1分)

(3)此时地球上除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相同,这条经线是________。(1分)

(4)图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2分)

正确答案

(1)3  21或9  23 (2)0º,60ºE (3)120ºW  (4)6  18

(1)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二分日的特征。(2)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图中晨昏线的位置是晨线,时间6:00,那么0º是8时,直射点的经度就是12时的经度。(3)日界线有二条:一条是180º,另一条是0时的经线。(4)二分日全球昼夜均等,6时日出,18时日落。

下一知识点 : 地球上的大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行星地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