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铵明矾[(NH4xAly(SO4m•nH2O]为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常用于制造颜料、媒染剂、净水剂等.制取铵明矾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25℃时,将0.2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5,则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常数Kb______.(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2)铵明矾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准确称取4.53g铵明矾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  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沉淀4.66g.另取4.53g铵明矾,配制成250.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3.5,加入30.00mL 0.0500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标准溶液,加热至沸,使Al3+与Na2H2Y的反应迅速定量进行;待反应完成后调节溶液为5~6,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再用0.0500mol•L-1Zn2+滴定液返滴定过量的Na2H2Y,至滴定终点消耗Zn2+滴定液10.0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H2Y2-═AlY-+2H+,Zn2++H2Y2-═ZnY2-+2H+

①若返滴定时,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Zn2+滴定液润洗,测得的Al3+含量将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②调节溶液pH约为3.5的目的是______

③通过计算确定铵明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解:(1)将0.2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生成硫酸铵的浓度为:0.05mol/L,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解反应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所得溶液的pH=5,则c(H+)=10-5,c(NH3•H2O)=c(H+)=10-5,c(OH-)==1×10-9,c(NH4+)=0.1-10-5,K===1×10-5,故答案为:1×10-5

(2)①若返滴定时,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Zn2+滴定液润洗,导致锌离子浓度偏低,所用体积偏大,据此计算出未和铝离子反应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偏多,和铝离子反应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偏少,由此计算的铝离子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②本实验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铝离子,调节pH为3.5,酸性条件下抑制了铝离子的水解,保证所有铝离子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反应,故答案为:抑制Al3+水解;

③n(铵明矾)=4.53g÷453g/mol=0.01mol,n(SO42-)=n(BaSO4)=4.66g÷233g/mol=0.02mol,

n(Al3+)=250mL÷25mL×0.0500mol/L×(30.00-10.00)×10-3L=0.01mol,

由电荷守恒知:n(NH4+)=2n(SO42-)-3n(Al3+)=0.02mol×2-0.01mol×3=0.01mol

n(H2O)=(4.53-0.02×96-0.01×27-0.01×18)g÷18g/mol=0.12mol,

所以n(Al3+):n(NH4+):n(SO42-):n(H2O)=0.01mol:0.01mol:0.02mol:0.12mol=1:1:2:12,

铵明矾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

答:铵明矾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

解析

解:(1)将0.2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生成硫酸铵的浓度为:0.05mol/L,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解反应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所得溶液的pH=5,则c(H+)=10-5,c(NH3•H2O)=c(H+)=10-5,c(OH-)==1×10-9,c(NH4+)=0.1-10-5,K===1×10-5,故答案为:1×10-5

(2)①若返滴定时,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Zn2+滴定液润洗,导致锌离子浓度偏低,所用体积偏大,据此计算出未和铝离子反应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偏多,和铝离子反应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偏少,由此计算的铝离子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②本实验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铝离子,调节pH为3.5,酸性条件下抑制了铝离子的水解,保证所有铝离子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反应,故答案为:抑制Al3+水解;

③n(铵明矾)=4.53g÷453g/mol=0.01mol,n(SO42-)=n(BaSO4)=4.66g÷233g/mol=0.02mol,

n(Al3+)=250mL÷25mL×0.0500mol/L×(30.00-10.00)×10-3L=0.01mol,

由电荷守恒知:n(NH4+)=2n(SO42-)-3n(Al3+)=0.02mol×2-0.01mol×3=0.01mol

n(H2O)=(4.53-0.02×96-0.01×27-0.01×18)g÷18g/mol=0.12mol,

所以n(Al3+):n(NH4+):n(SO42-):n(H2O)=0.01mol:0.01mol:0.02mol:0.12mol=1:1:2:12,

铵明矾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

答:铵明矾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实验装置图如图: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在10℃下,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______

(2)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3)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______

(4)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5)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用______(填药品名称)收集粗产品,用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把粗产品分离.

正确答案

解:(1)装置中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具有平衡气压的作用,使漏斗中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顺利流下,故答案为: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反应温度高浓硫酸能使有机物氧化和脱水碳化,发生副反应,所以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故答案为:防止浓H2SO4将有机物氧化或炭化;

(3)不断的搅拌反应混合物,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从而提高反应产率,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4))已知间甲苯酚30mL(0.29mol)、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若完全反应间甲苯酚过量,按照乙酰乙酸乙酯计算理论产量为0.21mol×176g/mol=36.96g,则产率×100%≈89.0%,故答案为:89.0%;

(5)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所以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分液.

解析

解:(1)装置中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具有平衡气压的作用,使漏斗中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顺利流下,故答案为: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反应温度高浓硫酸能使有机物氧化和脱水碳化,发生副反应,所以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故答案为:防止浓H2SO4将有机物氧化或炭化;

(3)不断的搅拌反应混合物,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从而提高反应产率,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4))已知间甲苯酚30mL(0.29mol)、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若完全反应间甲苯酚过量,按照乙酰乙酸乙酯计算理论产量为0.21mol×176g/mol=36.96g,则产率×100%≈89.0%,故答案为:89.0%;

(5)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所以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分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时分解.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反应:Ca(0H)2+2HCH0+2H2O2═Ca(HCOO)2+4H2O.实验室制取时,将工业用氢氧化钙和甲醛(HCHO)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最终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8%上且重金属含量极低的优质产品.

(1)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温度不宜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以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同时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加入硫化钠的目的是______

(3)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为7-8,其目的是______,最后经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

(4)饲料行业中,甲酸钙常与草酸钙混合使用,现取0.388g Ca(HCOO)2与CaC2O4的混合物,先加入稀H2SO4溶解,再用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

已知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Ⅰ.MnO4-+HCOOH+H+→Mn2++CO2↑+H2O

Ⅱ.MnO4-+H2C2O4+H+→Mn2++CO2↑+H2O

①滴定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②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③原混合物中Ca(HCOO)2与Ca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2H2O22H2O+O2↑,温度较高时,双氧水易分解,甲醛沸点只有-19.5℃,易挥发,则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能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2)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硫化物难溶于水,可以除去重金属离子;

故答案为:除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

(3)甲酸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则甲酸钙水解显弱碱性,调节溶液pH 7~8,溶液为弱碱性能抑制甲酸钙水解,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显弱碱性,能除去甲酸,

故答案为:防止甲酸钙水解(或除去甲酸);

(4)①滴定操作中需要使用滴定管和锥形瓶,即B、D正确,

故答案为:B、D;

②滴定结束之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变为紫色,所以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变为紫色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故答案为:无色变为紫色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③HCOOH反应中C由+2价升高为二氧化碳中+4价,MnO4-中Mn由+7价降为Mn2+中的+2价,要使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则H2C2O4系数为5,MnO4-系数为2,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方程式:2MnO4-+5HCOOH+6H+=2Mn2++5CO2↑+8H2O;H2C2O4反应中C由+3价升高为二氧化碳中+4价,MnO4-中Mn由+7价降为Mn2+中的+2价,要使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则H2C2O4系数为5,MnO4-系数为2,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则Ca(HCOO)2~5CaC2O4~2KMnO4,设原混合物中Ca(HCOO)2与CaC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130x+128y=0.388,x+y=0.1×20×10-3,解得:x=0.002mol,y=0.001mol,原混合物中Ca(HCOO)2与Ca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2mol:0.001mol=2:1,

故答案为:2:1.

解析

解:(1)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2H2O22H2O+O2↑,温度较高时,双氧水易分解,甲醛沸点只有-19.5℃,易挥发,则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能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2)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硫化物难溶于水,可以除去重金属离子;

故答案为:除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

(3)甲酸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则甲酸钙水解显弱碱性,调节溶液pH 7~8,溶液为弱碱性能抑制甲酸钙水解,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显弱碱性,能除去甲酸,

故答案为:防止甲酸钙水解(或除去甲酸);

(4)①滴定操作中需要使用滴定管和锥形瓶,即B、D正确,

故答案为:B、D;

②滴定结束之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变为紫色,所以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变为紫色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故答案为:无色变为紫色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③HCOOH反应中C由+2价升高为二氧化碳中+4价,MnO4-中Mn由+7价降为Mn2+中的+2价,要使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则H2C2O4系数为5,MnO4-系数为2,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方程式:2MnO4-+5HCOOH+6H+=2Mn2++5CO2↑+8H2O;H2C2O4反应中C由+3价升高为二氧化碳中+4价,MnO4-中Mn由+7价降为Mn2+中的+2价,要使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相等则H2C2O4系数为5,MnO4-系数为2,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则Ca(HCOO)2~5CaC2O4~2KMnO4,设原混合物中Ca(HCOO)2与CaC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130x+128y=0.388,x+y=0.1×20×10-3,解得:x=0.002mol,y=0.001mol,原混合物中Ca(HCOO)2与Ca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2mol:0.001mol=2:1,

故答案为: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加稀硫酸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图2中的______

(2)制得的FeSO4溶液中需加入少量的H2SO4酸化,目的是______.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7H2O,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按顺序填写).

a.过滤洗涤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灼烧  e.干燥

(3)该晶体盐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升高温度可发生分解反应.

①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先通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____.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其目的为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______

②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含有K2CO3、FeO、Fe,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含铁样品.现设计下列三种实验方案对该样品进行铁元素含量测定.

【甲】a g样品溶液得固体b g

【乙】a g样品量气测得气体体积Va mL

【丙】a g样品250mL溶液三次平均消耗0.1mol•L-1酸性KMnO4溶液Vb mL

你认为以上方案中______无法确定样品的组成,理由是______

【甲】方案中测得铁元素的含量是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达)

正确答案

解:(1)洗气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采用“长进短出”原则,符合条件的是A,故选A;

(2)Fe2+易水解导致溶液浑浊,酸能抑制Fe2+水解,为防止亚铁离子水解,应该加入少量稀硫酸;

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7H2O,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

故答案为:防止Fe2+的水解;bcae;

(3)①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升高温度可发生分解反应,根据元素守恒推测得到的产物可能是K2CO3、FeO、Fe、CO2、CO,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金属铜可被氧气氧化,所以实验开始先通一段时间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即证明二氧化碳产生,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证明还原性的气体CO的产生,

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结果;防止液体回流(或倒吸);CO2、CO;

②在实验方案丙中,先是用盐酸溶解,最后加入高锰酸钾后,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以及氯离子氧化,这样会导致得到的亚铁离子的含量偏高,干扰实验结果,无法确定样品的组成;

甲中样品溶解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Fe 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灼烧沉淀得到固体是Fe2O3

根据Fe原子守恒得n(Fe)=2n[Fe2O3]=2×=mol,

则样品中Fe元素质量分数=×100%=×100%,

故答案为:丙方案;使用盐酸溶解样品,氯离子也可以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100%.

解析

解:(1)洗气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采用“长进短出”原则,符合条件的是A,故选A;

(2)Fe2+易水解导致溶液浑浊,酸能抑制Fe2+水解,为防止亚铁离子水解,应该加入少量稀硫酸;

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7H2O,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

故答案为:防止Fe2+的水解;bcae;

(3)①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升高温度可发生分解反应,根据元素守恒推测得到的产物可能是K2CO3、FeO、Fe、CO2、CO,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金属铜可被氧气氧化,所以实验开始先通一段时间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即证明二氧化碳产生,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证明还原性的气体CO的产生,

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结果;防止液体回流(或倒吸);CO2、CO;

②在实验方案丙中,先是用盐酸溶解,最后加入高锰酸钾后,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以及氯离子氧化,这样会导致得到的亚铁离子的含量偏高,干扰实验结果,无法确定样品的组成;

甲中样品溶解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Fe 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灼烧沉淀得到固体是Fe2O3

根据Fe原子守恒得n(Fe)=2n[Fe2O3]=2×=mol,

则样品中Fe元素质量分数=×100%=×100%,

故答案为:丙方案;使用盐酸溶解样品,氯离子也可以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1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菱锌矿(主要成分为碳酸锌,还含有Fe2+、Fe3+、Mg2+、Ca2+、Cu2+等)制备氯化锌的一种流程如下:

(1)在反应3前要将菱锌矿研磨,其目的是______

(2)反应4将Fe2+氧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加入氧化锌调节pH=4.5,反应5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锌粉不在反应4之前加入的原因是______

(5)若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滤液Y,则可以得到参与本流程反应的物质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增大接触面积会增大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3反应速率加快;

(2)反应1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是NaClO、NaClO3和水,反应3中加入了过量盐酸,反应4中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

(3)加入氧化锌调节溶液的pH=4.5,同时得到红褐色沉淀Fe(OH)3,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2H+═Zn2++H2O,Fe3++3H2O⇌Fe(OH)3↓+3H+

故答案为:ZnO+2H+═Zn2++H2O;Fe3++3H2O⇌Fe(OH)3↓+3H+

(4)因为菱锌矿中含有杂质离子Fe3+,以及加入的盐酸均可以与锌粉反应,这样锌的用量增加,并造成后续反应中所用的次氯酸钠或氯酸钠的用量也增加,

故答案为:Zn和H+以及Fe3+反应,将增加Zn的用量以及后续实验中次氯酸钠(或氯酸钠)的用量;

(5)滤液Y是ZnCl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时首先得到H2和Cl2,当ZnCl2浓度较大时还可以得到Zn,故答案为:H2、Cl2、Zn.

解析

解:(1)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增大接触面积会增大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3反应速率加快;

(2)反应1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是NaClO、NaClO3和水,反应3中加入了过量盐酸,反应4中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

(3)加入氧化锌调节溶液的pH=4.5,同时得到红褐色沉淀Fe(OH)3,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2H+═Zn2++H2O,Fe3++3H2O⇌Fe(OH)3↓+3H+

故答案为:ZnO+2H+═Zn2++H2O;Fe3++3H2O⇌Fe(OH)3↓+3H+

(4)因为菱锌矿中含有杂质离子Fe3+,以及加入的盐酸均可以与锌粉反应,这样锌的用量增加,并造成后续反应中所用的次氯酸钠或氯酸钠的用量也增加,

故答案为:Zn和H+以及Fe3+反应,将增加Zn的用量以及后续实验中次氯酸钠(或氯酸钠)的用量;

(5)滤液Y是ZnCl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时首先得到H2和Cl2,当ZnCl2浓度较大时还可以得到Zn,故答案为:H2、Cl2、Zn.

下一知识点 : 氧化亚铁的物理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氢氧化铝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