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为0℃和100℃时氧分子的速率分布[不同温度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仔细观察下表,对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正确答案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增大;各分子的运动速率(平均动能)并不相同;但其速率分布遵循中间多两边少的规律.

气体的分子的运动的规律表明在某一温度下,大多数的分子的速率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不是说速率大的和速率小的就没有了,也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分子的个数要少很多.

根据气体的分子的运动的规律可以知道,在某一温度下,大多数的分子的速率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不是说速率大的和速率小的就没有了,也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分子的个数要少很多,所以形成的图象应该是中间多,两边少的情况.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并不是说所以分子的速率都相同,速率大的和速率小的都有,知识分子的个数较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______.在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中,用到的计算公式是______,其中字母d表示分子直径,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表示紧密单分子油膜层的面积.

正确答案

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在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中,用到的计算公式是d=

故答案为:10-10m;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②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____,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

正确答案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隙;无规则运动;引力和斥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滴露水的体积大约是6.0×10-7cm3,如果一只极小的虫子来喝水,每分钟喝6.0×107个水分子,它需要多少年才能喝完这滴露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正确答案

637

试题分析:已知一滴露水的体积大约是,水的密度为则一滴露水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

一只极小的虫子每分钟喝进6.0×107个水分子,则喝完这滴露水所用时间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求分子数目时,往往先求出摩尔数,再由摩尔数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得到分子数.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叫做气团。气团直径达几千米,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可看成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设气团在上升过程中,由状态Ⅰ(p1、V1、T1)绝热膨胀到状态Ⅱ(p2、V2、T2) 。倘若该气团由状态Ⅰ(p1、V1、T1)作等温膨胀到Ⅲ(p3、V3、T3),试回答: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若气团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1,则其内能变化ΔE1=_______________;若气团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2,则其内能变化ΔE,2=______________。

(3)气团体积由V1变化到V2时,求气团在变化前后的密度比和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

正确答案

(1)AC(2)-W1   0(3)V2/V1   

(1)气团在上升过程中,由状态Ⅰ(p1、V1、T1)绝热膨胀到状态Ⅱ(p2、V2、T2),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T1>T2,选项C正确;气团由状态Ⅰ(p1、V1、T1)作等温膨胀到Ⅲ(p3、V3、T3),体积增大,压强减小,p31.选项A正确。

(2)若气团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则其内能变化ΔE1= - W1;若气团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2,则其内能变化ΔE,2=0。

(3)气体密度ρ=m/V,气团体积由V1变化到V2时,

气团在变化前后的密度比=.

设分子之间平均距离为d,气体分子数N,则所有气体体积V=Nd3

气团在变化前后的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1)如图8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的重力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__________的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的。

正确答案

(1)大,引力(2)扩散,热运动,增大

如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E.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2)(5分)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纯油酸1.00mL注入容量为250mL的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浅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油酸在水面上会很快散开,形成一油酸薄膜,待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形状;

④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形状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已知边长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计算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由小正方形边长和小正方形的总个数计算得此油膜面积为3.60×102cm2

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保留3位有效数字)

(3)(9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形管中用水银柱封住一段空气柱L,当空气柱的温度为t1=7℃时,左臂水银柱的高度h1 =15cm,右臂水银柱的高度h2 =" 10" cm,气柱长度L1=20cm;仅将管内被封住的空气柱加热到t2=127℃且稳定时,图中的h1变为h1′= 10cm。不考虑水银和管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强始终不变。当时的大气压强多大?(单位用cmHg)

正确答案

(1)ABE   (6分) (2)  (5分) (3)  (9分)

试题分析:(1)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花粉颗粒而引起的,故A正确;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表示每摩尔某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因此水的摩尔质量与个水分子的质量的比值,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正确;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不可能研制出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故D错;,温度是影响分子平均动能的因素,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即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E正确。

(2)由于250mL溶液中共有纯油酸1.00,则1.00溶液中有纯油酸,而1.00溶液中有液滴100滴,故1滴溶液中具有纯油酸的体积为:,1滴溶液中具有纯油酸的面积为,由,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3)对于封闭的空气柱(设大气压强为

初态:     (1分)

       (1分)

       (1分)

末态:        (1分)

故压强         (1分)

        (1分)

      (1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1分)

解得:大气压强       (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1)(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9分)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C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C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

正确答案

(1)ACE

(2)(i)180mmHg    (ii)364K

(1)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是增加物体的内能的方法,A正确;对某物体做功,同时对外散发热量,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少,B错误;并非热不能完全转化为功,而是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热不能完全转化为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C正确;在外界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可以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E正确。

(2)(i)在打开阀门S前,两水槽水温均为T0=273K。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B,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依题意有p1=pC+Δp①

式中Δp=60mmHg。打开阀门S后,两水槽水温仍为T0,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B

依题意,有pA=pC ②

玻璃泡A和B中气体的体积为  V2=VA+VB  ③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 VB =pBV2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⑤

(ii)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至T′时,U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Δp。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pa+Δp⑥

玻璃泡C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理得 ⑦

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364" K  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年开封二模)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A= 6.0×1O23/mol,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kg/mol,铜的密度是8. 9×103kg/m3.试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V0=1.2×10-29m3

铜的摩尔体积为V=M/ρ,一个铜原子的体积V0=V/NA= M/ρNA

代入数据解得V0=1.2×10-29m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右图所示,在针管中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用力压活塞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则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按照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从微观上解释,这是因为:                                            .

正确答案

变大 分子密集程度增大

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这是因为气体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单位时间内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增多,故压强增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气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