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变法
- 共951题
康有为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时
[ ]
正确答案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
正确答案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体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从引文的思想核心看,它出自
[ ]
正确答案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 ]
正确答案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
正确答案
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 ]
正确答案
1895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中国自强之学”,参加强学会的有
①维新派
②地主阶级开明人士
③洋务派
④传教士
⑤革命派
[ ]
正确答案
梁启超回忆说:“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千数计,康有为倡议上书拒之。”材料中“乙未”是指
[ ]
正确答案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
正确答案
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 ]
正确答案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