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文明的摇篮
- 共361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策创新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策——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中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2分)材料二为什么说英国新政体既保留了“传统形式”又有“根本性的变化”?(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理解美国民主“产生于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4分)现代西方民主源自古希腊罗马,美国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现代民主与古典民主的显著不同。(2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特征(3分)
正确答案
(1)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即使学习外国制度,也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
君主和议会还是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议会权力开始高于君主,并逐渐形成君主“统而不治”的局面(4分)
(2)美国民主继承英国议会制民主传统(代议制),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4分)不同:近代代议制,政党政治,(2分)
(3)人类文明相互借鉴,文明在传承中因时代和国情的需要得以不断发展创新。(3分)
试题分析:(1)材料“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则是由生命、有配合的制度;英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策——立宪君主制,国王、议会都存在,但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2)美国借鉴英国的代议制,选举代表选民行驶国家权力,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并法国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总统、议会、最高法院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古典民主雅典男性公民轮番而治,现代民主是代议制,还有两党轮番执政。
(3)人类政治发展史是不同政治制度在相互借鉴、不断探索、继承、创新的结果,钱穆提出学习别国政治制度要与本国文化融合,英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民主制度,美国借鉴英法民主精华设计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
因为民主政治,伯利克里自信地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但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应用言论自由权之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1、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动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经验;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讨论,会使用权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多数人自我调解能力也较强;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4、民主政治重视与强调公民人权、自由与责任感,注重文化教育,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
本题围绕中国和古希腊政治状况命题,考察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全面客观的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13分)阅读下列材料:2006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发表演讲时说:“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希腊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主要贡献?
(2)古代希腊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所蕴含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并分析促成这一核心理念形成的社会原因。(4分)
(3)结合宋元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分析东西方文明彼此交融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创立了城邦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创造了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
(2)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
社会原因: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的推动。 (2分)
(3)中学西传:中国的四大发明、儒家思想传播到西方,(史实:2分)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影响:1分)
西学东渐: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史实:2分)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影响:1分)
注意:学生按照下列答法也可得分:宋至清前期以东方文明影响西方为主,(影响:1分)中国的四大发明、儒家思想传播到西方;(史实:2分)近代以来,以西方文明影响东方为主,(影响:1分)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史实:2分)
本题属于今年的热点问题,即中国举办奥运会,而奥运会的故乡是古希腊。题目从政治经济和中西交流的角度命题,考察基础知识,也考察综合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回答时注意这些。
中国是文明古国,古希腊也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公元前8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和中国都出现小国林立的局面,试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经济:希——对外殖民扩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大多以农为本,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发展,各国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希——长期独立自治,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甚至建立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王权日益强大,逐渐走向统一,最后发展为君主专制的帝国;(3)思想:希——人文精神盛行,涌现一批杰出的先哲,更多关注“人”的问题,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和理想性;中——百家争鸣,更多提出关注国计民生的思想和方案,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实用性。
本题围绕中国和古希腊政治状况命题,考察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综合比较。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钱穆《英国通史》
材料二 王斯德《世界通史》“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
材料三 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达到了3/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五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1)简述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2)概括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国经济的特点。(4分)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英国制度建设的认识。(6分)
(4)评述材料五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10分)
(要求:在材料中的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分标准:观点2分,史实至少2例4分,史实的作用或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联系: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2分)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额度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分)工业化导致英国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分)
(2)特点:工业化水平高;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4分)
(3)认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通过社会立法,提高劳动者报酬、给予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障。(2分)社会立法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化解了社会冲突。(2分)成为西方各国体制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但离实现社会公正公平还有差距(2分)
(4)
试题分析:(1)联系:材料一反映的是英国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即城市化进程加快,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所导致的;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进出口商品变化的情况,正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才会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额度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贸易结构的变化,而这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的。
(2)特点: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即出口商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最终在1871 年达到了3/5,材料四反映的是在此期间,英国为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通过法律来保障工业生产、教育和住房等的安全和实用、有效,所以据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化水平高。
(3)认识:材料四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为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通过法律来保障工业生产、教育和住房等的安全和实用、有效,并使之制度化;要写对其的认识,需要首先说明材料四所提供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对此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评价既可以着眼于对当时英国的发展角度,也可以立足于对其他各国所起到的作用或者对后来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4)题目要求在材料中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所以这一题是个开放性试题,考生选择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都同等给分。要做好这一题,首先要阅读材料,提炼出材料所反映的观点都有哪些。根据材料五中的“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可以提炼出观点为“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根据材料中的“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可以提炼出与上述个观点截然相反的观点,即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材料提供了这两种观点,所以考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观点。之后就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足以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史实来进行论证,所选史实要注意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涉及不同的时间和领域,即做到多角度来论证,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史论结合,有史实有结论,即说明自己所举的事实带来的历史作用。最后要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证的观点是对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