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文明的摇篮
- 共361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4分)
(3)请据材料一归纳该材料的观点,并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订本国的外交政策?(3分)
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1分)极大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1分)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分)
(3)评价:文明是多样性的,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1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必定会遭到抵制。(1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从秦汉至明清,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再结合两者的历史作用回答。
(2)注意题干限定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根据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注意结合材料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而 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体现了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最后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答。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4分)
(3)请据材料一归纳该材料的观点,并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订本国的外交政策?(3分)
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1分)极大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1分)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分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分)
(3)评价:文明是多样性的,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1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必定会遭到抵制。(1分)(言之有理即可)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从秦汉至明清,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再结合两者的历史作用回答。
(2)注意题干限定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根据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注意结合材料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而 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体现了一种“冷战”思维,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最后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2:雅典人创立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 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中,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 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
——《世界历史》
材料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请回答:
(1)材料1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实示上是指雅典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2,指出雅典这种制度带来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3,它反映了雅典时期推行怎样的民主方式?并指出它给我们在当今的决策上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 识,运用“克利斯提尼改革”“ 民主政治”“希腊文明”“断层”四个词语,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9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制度:直接民主制度。主要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
(2)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个人权力(集体暴政),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民主权力被滥用,使雅典逐渐走向衰退。
(3)民主方式:抽签选举。启示:决策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以人为本;注意加强对参政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4)通过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而雅典民主政治一方面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另一方面促进了希腊文明的繁荣发展;但雅典民主政治也隐含着社会动乱,使希腊文明形成断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需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2)两则材料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正确答案
(1)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2)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理由”,实际要求回答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第(2)问,两者看法的不同较易回答,“原因”要注意从两者的出发点分析,特别要注意格罗特所处的时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