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深度最浅的大洋是

浏览答案

正确答案

D

四大洋中,北冰洋深度最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的海洋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海?

正确答案

内陆海:渤海;边缘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拥有37万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岸线总长达32 000千米。我国共有6 500多个海岛,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8%。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拥有对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的管辖权。

(1)渤海:三面环陆,东面是渤海海峡,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至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与黄海为界,是我国的内海,面积约9.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米。

(2)黄海:东依朝鲜半岛,北靠辽东半岛,西连渤海和山东、苏北海岸,南以长江口北岸至韩国济州岛西南端的连线与东海为界,面积为41.7万平方米,平均深度44米。

(3)东海:北与黄海相连,西靠江沪浙闽海岸,东为日本琉球群岛及我国台湾省所环抱,南以广东南澳岛至台湾岛南端连线为界,海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70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注入东海。

(4)南海:北临广东、广西及东海,东临菲律宾,南接印尼及马来西亚,西邻越南和马来半岛。我国的南沙和西沙群岛位于南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礁是热带浅海中海洋生物栖息的家园,不仅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对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起平衡作用。

没有比这个景象更能使你浮想翩翩了:你架一叶机动扁舟驶进南方的某一处海岸带,舟下是翠碧剔透的海水,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绿林,千百条同样翠碧剔透的水道在绿林中交错纵横,随着你的扁舟驶过,白色的海鸥掠起一片。你为此会惊叹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神奇。这便是红树林海岸。

思考:

(1)红树林海岸为何多出现在淤泥质海岸?

(2)在苏北沿海,那儿有漫长的淤泥质海岸,有人想把红树林移植到这里,你认为这种想法能实现吗?

正确答案

(1)红树林植物是一类生长于潮间带的乔灌木的统称。潮间带是指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地带。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淤泥质海岸泥泞而潮湿,红树林植物选择黏质度高的泥质滩地著根生长,而松散的沙质滩地或基岩海岸无法使红树林定根并支持树身。

(2)红树林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南的热带、亚热带沿岸。我国海南岛红树林植物最为丰富,种类最多,为37种;广西、广东、台湾次之;福建更次之;到了浙江则仅剩一种,还是人工引进种植的。红树林植物自然生长的北界在27°20′N左右,即在福建省福鼎一带。但似乎在24°27′N的福建厦门是一个界限在此南,红树林海岸发育很好;在此北,红树林海岸稀少。因此,这种想法很难实现。

红树林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南的热带、亚热带沿岸。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底地形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海底矿产: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3)海洋渔场多分布于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对海岸带地貌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洋盆

(2)滨海砂矿 石油、天然气等 锰结核

(3)甲 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使得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

(4)①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三角洲、沙滩等;②海岸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如海蚀柱等。

甲为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海水较浅,为大陆架;乙为洋盆。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受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并沉积形成砂、贝壳和金属等滨海砂矿;又因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甲处为大陆架,是海底油气存储区;同时,又因阳光集中,营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具备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乙处为洋盆,其底部广布锰结核等多种金属矿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上的海与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