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今年3月,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爆料说,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300万吨。而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为砒霜的100倍。尽管此后何教授对上述说法予以了修正,但民众关于地沟油的恐惧却郁结于心,久久不能散去。这不禁让我们又想起了毒奶粉、假蜂胶……尽管国家食品安全的警钟一鸣再鸣,可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毒假食品依然屡见不鲜。

根据材料,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出现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8分)

正确答案

(1)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因: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分)②一些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力(1分)。③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1分)

(2)、①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3分)②规范市场秩序,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2分)③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2分)④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开展正当竞争。(1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市场经济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题目设问指向明确,第一问是食品安全事件频现的原因。回答该题,可以从市场经济中不同的行为主体考虑,从市场的固有弊端、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利、某些企业的道德缺失等角度展开回答;第二问如何解决问题,是措施类题目,还可以沿着第一问的答案继续思考。可以从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企业经营者要诚信经营,遵守职业道德,以及每个人要怎么做,从这些角度出发展开具体回答。

点评:回答该题,要明确题目中的这一问题指的是“食品安全事件频现”这一问题。抓住了这个切入点,联系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分别从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两个角度思考并回答问题。题目对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一定体现。要求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难度较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注: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  注: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45057.56亿元。

材料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请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说明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2分)

(2)①在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是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 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3分)

②我国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税收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2分)

③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国家实现其职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分)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拉动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而增加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2011年,吉林省坚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变,倾力谋划“十二五”的开篇布局: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围绕汽车、化工等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服务业跨越、现代农业推进、特色资源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提速、旅游产业壮大、金融业创新拓展、民营经济腾飞等十大产业计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推动、长吉一体化率先带动,东中西部区域联动,城镇乡村共进互动。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吉林的做法对于我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何启示(14分)

正确答案

(14分)

(1)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同拉动。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4)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2分,结合题意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材料二:我国的种子产业,研发单位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缺乏龙头型的大公司,全国8700多家种子公司中只有10家上市。某高校集中了大部分的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拥有七八位院士的学术资源,但其实际能够应用到田间地头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成果停留在论文上。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重要性。

(2)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如何破解材料二所示难题。

正确答案

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答出其中3点即给6分)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克服低水平重复现象;(2分)②重视实践,将学术资源实际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科技转化率。(2分)

本题以中央一号这一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第一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等方面。

第二问要求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回答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这一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政府首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即宏观调控,科研部门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都不得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赴后继、临危不惧、保卫祖国。这种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当前,我们要利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8分)

正确答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4分)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分)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分)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分)

④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分)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作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每点2分。共8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市场秩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