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共14409题
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1 mol B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 l mol H2,B单质不易与冷水反应;C元素的+3价离子的d 轨道是半充满的;D元素易形成-1价离子。
(1)填写下表
(2)C元素位于第___周期___族,在含C2+的水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人数滴KSCN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在含C3+的水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充分振荡 后,滴入KSCN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A、B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是_______单核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氮、N、1s22s22p3、p;铁、Fe、[Ar]3d64s2、d
(2)四;第Ⅷ;溶液变血红色;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无明显现象;
Fe+2Fe3+=3Fe2+ (3)N;Mg;Mg>N;N3->Mg2+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和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_____ ,非金属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 ;(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i ;Ar
(2)K; F
(3)A1;2A1( OH)3 +3H2SO4 === Al2( SO4)3 +6H2O,
Al( OH)3 +KOH === KA1O2 +2H2O或Al(OH)3+KOH === KAl( OH)4
(4)将氯水加入溴化钠溶液中,有红棕色的Br2生成,证明单质氯比单质溴氧化性强。(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一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由表中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漂白剂,试写出其中两种常用漂白剂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和④形成的化合物与④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W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M为硝酸盐,则M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c(_____)>c(_____)>c(_____)>c(_____)(在括号内填离子符号)。
正确答案
(1)HNO3>H2CO3>H2SiO3 (2)NaClO、HClO(或H2O2、SO2、Na2O2、H2C2O4等合理即可)
(3)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4)2Na2O2+2CO2==2Na2CO3+O2
(5)①Al3+3NH3·H2O==Al(OH)3↓+3NH4+;②c(NO3-)>c(NH4+)>c(H+)>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就越稳定,C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CH4的稳定性比SiH4强,故A错误;
B、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O2-半径比F-的大,故B错误;
C、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Cs失电子能力比Na强,故C正确;
D、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P的非金属性比As强,H3PO4酸性比H3AsO4强,故D错误;
故选:C.
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J、C、F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该空用字母表示),第六周期的元素共有______种.
(2)F,C气态氢化物中其中以______(填化学式)最不稳定;第三周期对应的碱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用该物质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______色.
(3)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写出由F单质制取N单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以确定D是C,B是O,A是F,J是Na,I是Mg,H是Al,C是P,G是S,F是Cl,E是Ar,L是K,K是Ca,N是Br.
(1)在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元素Ar的化学性质最稳定,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从下到上,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液溴是常温下单质为液态非金属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Cl的半径是最小的,元素周期表中第4列到第13列均是过渡元素,所以M属于过渡元素,每一周期元素的数目是2n2,
答案为:Ar;F;Br;Cl;M;32;
(2)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是:HCl>PH3,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第三周期碱性最强的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之间的离子键以及氢氧根中氧和氢之间的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钠元素的物质做焰色反应实验显黄色,
故答案为:PH3;NaOH;离子键和共价键;黄;
(3)元素N为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氯气可以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即Cl2+2Br-=2Cl-+Br2,
故答案为:Cl2+2Br-=2Cl-+Br2.
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_。
(3)元素W与Y同周期,其单质是原子晶体;元素Z的单质分子Z2中有3个共价健;W与Z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
(4)元素R与Y同主族,其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R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Cl2;
(2)S=C=S;H2S
(3)Si3N4
(4)2F2+2OH-=2F-+OF2+H2O
有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10的A、B两元素,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化合物X和Y。已知等物质的量的X和Y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8.5倍,其中X 和Y的质量比为3:4.4,经测定X的组成为AB,Y的组成为A2B。若A、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等,试通过计算确定X和Y的化学式。
正确答案
答:X为NO;Y为N2O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____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正确答案
(1)①④
(2)①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
②a;Na2O或Na2O2;③IIIA;④m
如图所示为短周期的一部分,如果B原子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A的4倍,则:
(1)A的原子序数为______,B为(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C为______.
(2)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画出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的氢化物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令A的原子序数为x,则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x+9,B原子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A的4倍,则x+7+x+9=4x,解得x=8,故A为氧元素、B为P、C为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原子序数为8,B为P,C为Cl,故答案为:8;P;Cl;
(2)A为O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
(3)C为Cl元素,质子数为17,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
(4)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H原子与Cl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用H原子、Cl原子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______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_(均填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j、i对应的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5)设计实验比较a、c的金属性强弱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知识,可以知道a是Na,b是H,c是Mg,d是Sr,e是Ti,f是Al,g是Ge,h是C,j是O,i是S,k是Sb,l是Cl,m是Ar.
(1)金属是电的良导体,石墨碳棒是电的良导体,金属有Na、Mg、Sr、Ti、Al,锗是半导体,故答案为:①④;
(2)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稀有气体Ar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答案为:H;Ar;
(3)同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下到上逐渐增强,F无正价,无含氧酸,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
(4)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氧化性:氧气强于硫单质,所以还原性:S2->O2-,故答案为:S2->O2-;
(5)金属钠比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可以通过二者和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故答案为:将一定量的金属钠和金属镁放入冷水中,反应剧烈的是金属钠,反应不剧烈的是金属镁(或是和盐酸反应也可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