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火柴头摘下浸泡水中,然后取少量浸泡液于试管中,滴入AgNO3和稀硝酸,以检验Cl-

B用25.00 ml 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C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遇FeCl3溶液都能变紫色

D纸上层析时,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上点样要浓,斑点直径要尽可能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 “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离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C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比色卡比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所以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失火时可用水灭火

B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低处跑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用酒精灯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应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D用量简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有机化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此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甘油与水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的CaSO4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D将Cl2HCl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安徽怀远二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4)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NaOH溶液可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一学生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浓度的稀盐酸pH为2.3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 )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向10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10滴0.1 mol/L的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相同温度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 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中不含醛基

D取少量卤代烃Y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用硝酸酸化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钠胶体

B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以除去KCI中少量的MgCI2

CH2还原CuO实验中,当固体变红后,先停止通H2,再停止加热

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加热坩埚中的晶体,失水后需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学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