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取液体试剂 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玻璃棒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安徽安庆市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C不慎将浓苛性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H2SO4中和并洗涤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容器内壁的污物,后者能溶解前者的是()

①银镜——硝酸 ②水垢——醋酸 ③硫磺——二硫化碳 ④苯酚——酒精

⑤硝基苯——乙醚 ⑥油脂——浓热的碳酸钠溶液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③⑤

D全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再加热就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除观察颜色差别外,区分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较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然后进行静置、分液

D金属钠、铝、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水反应时均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

C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D配制Cu(OH)2悬浊液时,在2mL 10% CuSO4溶液中滴入几滴2%NaOH溶液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碱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C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

D配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中和热测定);⑥移液管(量取醋酸)。

A①②⑥

B①③

C①③⑤

D②④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硝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根据元素种类的多少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C通常情况下,若发生反应A2 + 2B= 2A+ B2,则氧化剂是A2

D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的的原理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溴水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加入少量还原铁粉

C用固体NaOH与NH4Cl混和,在玻璃试管中加热制NH3

D用Fe3+检验工业废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B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

C用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Cl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的NH4+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说法是

A浓硝酸存放在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BNaOH溶液保存于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2CO3的固体

D少量的钠、钾、白磷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需要用温度计的是

A银镜反应

B蒸馏

C苯的硝化反应

D由乙醇制乙烯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盛装醋酸的试剂瓶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盛装油脂的试剂瓶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即可

B区别Na2CO3和NaHCO3时,可将它们分别和Ca(OH)2溶液混合,看有无沉淀产生

C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时,可将它们分别用一束光照射,看有无丁达尔效应出现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H4+离子时,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即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中有无NH4+

B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为鉴别NaNO3、Al(NO3)3和Mg(NO3)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从实验学化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