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2)基本情况: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发展民族工商业;有选择的、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发展模式;政府扶植。

(3)问题: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

(4)积极影响: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l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指出两位学者评价土地税改革的不同角度及支持依据。(6分)

(2)上述两人对同一历史事物评价,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论?(4分)

正确答案

(1)王加丰从土地税改革的积极作用进行评价。(1分)

支持依据:废除了领主土地所有制,促进农业近代化。(2分)

杰里•本特利从其消极影响进行评价。(1分)

支持依据:加重农民困难(或牺牲农民利益)(2分)

(2)作者评价的视角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选取的研究材料不同。(4分,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王加丰认为改革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杰里•本特利认为改革剥夺了农民的资金来支持工业化建设,农民的税收负担过重,前者强调改革的积极作用,后者突出改革的消极方面。“依据”即学者得出结论的理由,答出影响具体内容即可。

(2)不同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评价不同的原因,是需要掌握的结论。答案一般应考虑:评价的角度与侧重(积极——消极、政治——经济、国内——国际、客观——主观、直接——间接、短期——长期等)、立场(阶级、情感等)、不同的时代背景、掌握的史料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早期)商业还继续处于依附的地位,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的。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的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同时也给骚乱的农民提供一种职业。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材料二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早期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目的和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看法。(4分)

(3)你认为材料三中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目的:建立现代经济基础;摆脱民族危机;稳定社会秩序。(2分)

特点:政府扶持。(2分)

(2)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2分)同时,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还宣扬忠君爱国,但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又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

(3)“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的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的信息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目的从材料一中“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的”的信息来概括答案。第(2)属于评价历史事件,作答时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回答,本题从材料二中“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近代化以及军国主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的信息,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目的从推翻旧的幕府统治,推行变法的角度思考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吉田松阴在《草莽崛起论》中说:“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束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材料二  木户孝允指出:“如果大权不迅速归于朝廷,则将来之天下,必将落入幕府与法国手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血性之人”主要指哪些人?材料表达了“血性之人”怎样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幕府和法国在倒幕运动中是如何勾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面临着怎样的时代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下级武士。武装倒幕。

(2)幕府准备向法国贷款购买武器,聘请法国教官改编训练幕府军队,还同法国组织合资公司,垄断日本的蚕丝贸易。

(3)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幕府统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德川幕府的统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