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共651题
1
题型:
单选题
|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i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是指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丰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旧点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谈,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在国内战争后期,苏俄境内出现了所谓的“小国内战争”。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及其针对的目标最有可能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 ]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