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表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3:  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构成

(1)说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并简述该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河北(1分)      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1分)

(2)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2分)

(3)从对经济、社会、文化有利和不利的作用回答。(6分,每个要点一分,共六个要点,合理即可得分)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因为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所以河北称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

(2)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条件。旅游出行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所以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

(3)本题考查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业促进文化发展

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禹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正确答案

(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丽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

(2)旅游资源丰富,尤其骜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玻£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答出3点即可得6分)

(1)根据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数据,11、12、1月接待游客数量最多,可知冬季接待游客较多,这可从海南和我国大部分冬季气候特征对比分析,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类型: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价值高;交通条件: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客源市场距离: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服务设施水平: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等方面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9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至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

材料二:图20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小题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       等。

小题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小题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距离近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

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小题4:图20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小题5:图20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小题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

小题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

小题3:品质高、多样性  

小题4:D 

小题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

解析: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仅在江苏、安徽两省就有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安徽黄山、皖南古村落。其余类似于第三大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           ,其重要价值是                 

小题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      地貌。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

小题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小题1:武夷山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小题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小题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本题通过“重走霞客路”的路线及景观图,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考查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小题1:认真阅读材料,联系教材所学的我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分布,可知除了黄山,另一个是武夷山,再联系教材所学的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回答。

小题2: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联系教材中的旅游景观类型,可知该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再结合教材中旅游业对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包括的几个方面,参照来回答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小题3:结合教材中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则可以迁移到具体到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C

(2)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所以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

(3)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至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资源特别丰富;又位于人口密度较大的中原地带,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明显,且旅游业可带动交通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该市传统的重化工工业发展缓慢,发展旅游业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首选。

第(1)题,结合当时的运输状况,稻米主要靠水运,而汴河东入淮河,经古运河可将江浙一带的稻米直接运到东京;而汉中平原、江汉平原和东京之间有山脉阻挡,运输不便;华北平原在当时基本上不产稻米。答案为C项。

第(2)题,该段地处黄河下游,由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加之该处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所以历史上该河段经常泛滥。

第(3)题,古城开封旅游业的作用应从分析旅游资源入手,可结合该市悠久的历史来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国庆假期较过去延长;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对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政策放宽,手续精简。

(2)D

(3)香港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约占七成);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投资;旅游产品开发能推动工农业的发展;旅游服务能推动众多服务行业的发展等。

旅游活动必须具备很多条件才能实现,比如足够的空闲时间、一定的经济条件、身体条件和旅游欲望等个人条件,以及政局稳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社会条件,“十一”长假就是在社会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出台的,为配合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国家还从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香港第三产业发达,经济繁荣。对内地人来说,长期以来,香港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富裕的象征,是购物的天堂,是令人神往的地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内地开放“自由行”,去香港旅游观光的内地游客增多,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山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分析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外省市游客构成情况调查表

(1)黄山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主要属于           旅游资源。黄山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       、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和自然遗产名录。(2分)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黄山把屯溪区作为接待黄山游客的主要住宿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正确答案

(1)自然 云海(各1分,共2分)

(2)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1分);其次是邻近地区(1分)

(3)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交通通达度好;距离客源市场近。(各1分,共3分)

(4)屯溪区进出交能便捷,到主景区比较方便(1分);与齐云山等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1分);减轻对黄山景区接待和环境的压力(1分)服务设施较为齐全(1分)。(任三点给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风景省”的美称。

材料二 四川国家级重点自然旅游景点分布图。

(1)描述四川省著名自然景观空间分布特点。(4分)

(2)简析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中西部大致呈南北纵列(2分);位于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处(2分)。

(2)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2分);地形和地貌类型多样(2分);河流众多,落差大,水文景观独特(2分);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象景观丰富(2分);植被色彩季节变化大(2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 丹霞山位置图和地貌图

(1)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6分)

(2)2010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共接待旅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为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当地气候炎热多雨,淋溶作用强烈(2分);土层和岩层呈红色(2分);地壳上升,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2分)。

(2)珠三角城市、港澳地区及周边省市(2分)距离近,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丹霞山游览价值高(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县,所在省的省会是________。(2分)

(2)A县以________景观而著称(1分)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3分)

(3)该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________月似绿毯;________(季节)一片金黄;冬季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____    ____的生产过程。(4分)

正确答案

(1)元阳 昆明   

(2)梯田       山地海拔高 印度洋和元江的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 修渠引水灌溉

(3) 初春  三四  夏末初秋  水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旅游景点图。

材料二 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赴台的旅客中,大陆旅客约有96万人次,而以观光为目的赴台的大陆游客有60.6万人次,几乎是前年的2倍,增长非常快。以多数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选择8天7夜行程,每天消费250美元计算,全年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对台湾的贡献有360亿元新台币。预计2010年赴台观光的大陆人数还会再增长,全年可望有75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选取两个角度举例分析台湾自然旅游景观特色及形成条件。(6分)

(2)近年大陆赴台游客逐年增加的原因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台湾多山地景观,如阿里山、茂林风景区,因为其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了众多山脉,加之其气候湿润,垂直变化大,多奇峰、飞瀑、碧湖、积雪、云海、林涛等景观。台湾多火山、温泉旅游资源,如大屯火山群、四重溪温泉,因为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台湾多海岸旅游资源,如西子湾、头城海水浴场、鹅銮鼻、澎湖湾海上乐园等,因为台湾海岸线长而曲折,多岛屿、海湾、海岸地貌。(6分。每点3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2)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对赴台旅游的推动;台湾旅游资源丰富且价值高,具有很大吸引力;台湾距离大陆近。(4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①黄山具有非凡的秀美山景,有较好的旅游资源质量。

②黄山与九华山、歙县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具有较好的集群状况。

③黄山附近没有雷同的景点,有较好的地域组合。

④黄山与沪宁杭经济发达区相距不远,有较短的市场距离。

⑤黄山及附近景点所处交通位置优越,有较好的通达性。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①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③地区接待能力。④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⑤交通位置优越,有较好的通达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回答下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经济方面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一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亚洲某区域图。

资料二: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10年接待外国游客1570~1580万人次,带来收入5800~6000亿泰铢。2011年持续4个多月的水灾给泰国南部地区的旅游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到泰国南部观光旅游的游客将减少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损失约为200多亿泰铢。

(1)描述泰国的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西南季风影响,泰国每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3/4。简要说明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资料和所学地理知识,简述旅游业发展对泰国经济的意义。分析此次水灾对泰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处亚洲东南部(或位于东南亚);位于5°N~20°N之间(或位于低纬度;或位于热带地区);南临泰国湾(或南临太平洋)。

(2)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来自南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方向的风。

(3)意义: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国家创汇、创税。

不利影响:使旅游收入降低,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太平洋 大洋洲

(2)自然 人文 自然  (3)D

(4)多样 非凡 长存性

(5)精神文化 美学 科学 历史文化 经济

本题以夏威夷群岛为基点,通过思维的发散,全面地考查了有关旅游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价值等。旅游资源的价值可分为四类:美学价值主要就自然景观而言,各种自然景观组合而形成的自然风景区,其美学价值要远远地高出各类自然景观单独具有的美学价值的机械累加。自然景观以形象美为核心,因而也就以地貌景观美为主体。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看,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应看成是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最高体现。科学价值主要就自然景观而言的,可以列举相应实例来加深理解。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就人文景观而言,教材以埃及金字塔和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为例加以说明。所有旅游资源的使用,都可以产生经济价值。

下一知识点 : 旅游资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