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题:(10分)【旅游地理】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描写的是中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观赏这一天下奇观?(2分)

(2)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8分)

B题:(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据悉,地震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只有2人伤势较重,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将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称为“奇迹”。

材料二: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1)新西兰每年发生万余次地震,说明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2分)

(2)对比分析新西兰南岛此次“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8分)

C题:【环境保护】

材料一: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分)

(2) 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6分)

正确答案

A【旅游地理】答案:(1)属于在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一定要把握观赏时机。(2分)(2)成因:天文因素:每逢朔望,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天体引潮力最大,出现大潮。(因受摩擦力作用而滞后二至三天。)(2分)地形因素:河口外大内小,形如喇叭;(2分)又受河水的顶托,潮水位被抬高。(2分)气候因素:适逢夏季,东南季风推波助澜。(2分)

B【自然灾害】(1)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2分)(2)新西兰震中距市区较远;地震持续的时间较短;震区人口密度低,地震发生在凌晨,受灾严重的市中心商业区无多少人活动,客观上减少了人员伤亡的几率等;建筑物质量高,新西兰民众长期接受灾害知识教育,国家设立应急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灾害防御体系,抗震能力强。 海地震区人口分布集中;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差;海地经济落后,建筑物抗灾能力差。(答出4点,言之有理即可8分)

C【环境保护】(1)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答出两点合理,即可4分)

(2)数量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现耕地环境保护。(答出三点合理,即可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图是上海世博会日客流量柱状变化和客流量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客流数量变化的特点。(4分)

(2)由图可知,九月上旬客流量与七、八月份相比出现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上海世博会游园人数超过7300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据统计国内游客中江苏占了20.1﹪,试分析来游园人数多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客流人数总量不断增长;日客流量波动变化明显(节假日客流量增多)(共4分)

(2)暑期结束,学生客流量大幅下降(2分)

(3)距上海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捷,运输方式多样;江苏经济发达,客源市场丰富。(任答两点计4分)

(1)本题考查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图中客流人数总量不断增长;日客流量波动变化明显。

(2)暑期结束,学生客流量大幅下降,所以九月上旬客流量与七、八月份相比出现明显降低。

(3)本题考查旅游的距离。江苏距上海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捷,运输方式多样;江苏经济发达,客源市场丰富。所以江苏参观世博园的人数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小题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和             状况都较好。

小题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小题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小题1:集群地域组合

小题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

小题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可能会造成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破坏旅游地的背景环境;过多游客及其不当行为可能会使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

 本题以晋北宁武的旅游资源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小题1:题不同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一起,说明其地域组合状况和集群状况好。

小题2:宁武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游客稀少的原因,主要从交通、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宣传力度等方面加以分析。

小题3: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西湖景区从2002年国庆假期开始免门票,实现了将没有围墙的完整西湖还给市民与游客。但没有围墙的"免费西湖"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据统计,2008年,游客人数和消费收入都是过去"收费西湖"的两倍以上。

材料二:上海有中西结合的都市文化,浙江有山水文化,江苏则有园林文化,在世博会前后,三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出一个组合型的"园林十山水十都市"产品,吸引投资者及游客的眼光。

(1)杭州实施"免费西湖"措施后,旅游收入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苏、浙、沪建设旅游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旅游门票收入减少了,但因游客增多,逗留时间长,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业等其他收入大大增加。

(2)苏、浙、沪水陆交通便利,各地旅游资源距交通干线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优势互补,形成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旅游消费市场广阔;旅游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完备(答对其中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

              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

              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关于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B、游客人均花费逐年增加

C、人均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

D、旅游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

E、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快

(3)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游;购

(2)ACD

(3)有利影响:①改善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居民收入。

(4)合理建议: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等);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交通运输 休闲娱乐 餐饮住宿

(2)旅游业是旅游媒介,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通讯、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3)通讯 供电 金融(答其他也可)

(4)综合性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的朝阳产业

(5)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题以此为出发点,考查旅游业的特点及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新疆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2006年5月25日,坎尔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坎儿井所引水主要是         水(2分)

(2)近年来,坎儿井已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发坎儿井是因为其具有      价值,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正确答案

(1)冰雪融水(2分)

(2)历史文化(2分) 距发达地区远;交通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差等。(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清纯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丽水市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分析丽水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正确答案

丽水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 (10分)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评价。

丽水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 苏州以园林和水乡古镇闻名天下,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宁波素以“东方大港、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圣地”而著称。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展示城市魅力、交流创新理念、繁荣旅游市场,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材料二 图示意苏州和宁波位置

上海世博会期间,苏州旅游业比宁波旅游业受益更多。简述苏州旅游业发展相对于宁波来说具有的优势。

正确答案

苏州具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更高(2分) 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位置优越(2分) 京沪铁路通过,交通便利(3分) 靠近上海,距客源地近,客源范围广。(3分)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苏州具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更高;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位置优越;京沪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靠近上海,距客源地近,客源范围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4分)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2分)相比之下,乙省旅游资源数量较小。(2分)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等灾害。(2分)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离客源市场近;相比之下,甲省地处西南山区,离客源市场较远。(3分)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是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举行“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杭州旅游消费券发往几乎所有国内(含港澳台)旅游市场,重点区域及发放数量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简述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

(2)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__________越短,则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高。发放消费券次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这表明__  __ __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4分)

(3)某游客打算去杭州游西湖,以______________(季节)最好,欣赏西湖的“平湖秋月”观景角度为______________,该景点因此才显得更美。(2分)

正确答案

(1)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4分)(2)上海  经济距离  北京(或台湾)  经济发达(4分)

(3)春季 平视(2分)

本题考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其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是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这是因为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且距离杭州较近,旅游活动极易实现。(3)春季杭州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最适宜游西湖。“平”湖反映平视最能体现该景点之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上海、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旅游城市。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上海将举行世博会,这会给“长三角”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次世博会期间若在该地区旅游,可能遇到的不利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2)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经济发达,旅游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任答1点)

(3)伏旱、梅雨、台风、夏季暴雨、雷电等(任答1点)

(4)增加新的旅游资源;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和客源市场;完善基础设置,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任答1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_________国,达__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_____的发展。 

②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_________的收入。

③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__。

④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国。

正确答案

①B;12;国民经济

②A;外汇

③D;就业

④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游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材料2:山东省旅游景点分布图

(1)说出韩国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趵突腾空”应如何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韩国经济发达,个人收入高;山东距离韩国较近;山东旅游资源具有特色,种类多样。

(2)临近、俯视。

(3)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增加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每空1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长城属于          ____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_______资源。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体现了文化景观的___________性特点。

(2)试说明长城的旅游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小题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时代

小题2:美学价值      文化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试卷分析:

小题1: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而长城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建筑规模与工程技术属于物质文化;当时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成为民族经商的象征,反映了它的精神文化内涵。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主要的旅游景观;故这也反映了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征。

小题2: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而长城属于人文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文化景观的分类和旅游景观的特征。

下一知识点 : 旅游资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