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 )

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B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4年

C1992年

D1997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农民签下这份契约,说明

A农民认识到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经济

B农民要求加强党的领导

C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要求改变人民公社的体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A包产到户

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

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春节时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1988年底,山东临沂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光荣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副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给农民带来实惠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