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 共5347题
1
题型:
单选题
|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是指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最主要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正确答案
B
已完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