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废除农村平均主义思想

B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揭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安徽庐江县盛桥政府网站的“走进盛桥”栏目介绍:(盛桥)1958年11月撤区建社,原区成立两个人民公社,即盛桥人民公社和魏岗人民公社,盛桥、魏岗人民公社各下设四个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1985年改乡设盛桥镇。盛桥从人民公社过渡到乡镇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太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D盛桥人民群众的要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②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此阶段的具体表现是

①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开发开放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平周边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改革开放30年流动农民工统计表》,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这一现象

A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B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多地少

C完全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受农村自然灾害影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不足”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

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正确答案

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