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行

D土地改革运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62年,邓小平借用四川农村俗语“黄猫(亦作‘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重提“猫论”,其意图主要是

A肯定四川、安徽农民自发推行包产到户

B推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责任制

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强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3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其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这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B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C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农民会因此失去土地承包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城市

C城市

D国营企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准备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