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广东省[广州深圳中山珠海惠州]2008届第二次六校联考,历史,26)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巨大挑战。下列不属于不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的是()

A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B网络犯罪

C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D环境污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9月30日,中国“天宫一号”飞船成功升空,中国迈出了组建太空实验室的第一步。全国10亿人口通过电视新闻同步观看了发射全过程。这说明()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电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政府装置的第一个无线电报局是在()

A台湾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渔光曲》在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 84 天的纪录

B改革开放之初,小屏幕的黑白电视机是许多普通家庭最高档的消费品

C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被搬上屏幕

D目前已经形成了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以及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

A1989年

B1992年

C1994年

D2000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求是》杂志所属的“求是理论网”开通官方微博不久就集结了不少“粉丝”;某知名女艺人在“七夕”公布婚讯的微博被转发累计达508649次。微博的“崛起”说明

A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应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B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体

C政府开始启用现代科技理政

D微博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材料中的“喉舌”强调的报刊具有

[ ]

A权威性

B准确性

C娱乐性

D沟通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组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①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②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业

③“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④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启的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体资本规模及其强势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下列对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评价,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 ]

A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

B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现和近代文化的载体

C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D主观上传播西方民主自由,推动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启迪民众④传播新知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读书看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有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