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氰酸(化学式:HOCN)是一种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液体,在水中立刻发生如下反应形成盐X(俗名碳铵):HOCN+2H2O→X.

(1)在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______个轨道.

(2)X所含阳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已知25℃时0.1mol/L X溶液pH=7.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

(3)能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强的事实是______(选填编号).

a.共用电子对偏向:H-N>H-C    b.氧化性:NO2>CO2 c.酸性:HNO3>H2CO3 d.沸点:NH3>CH4

(4)据测定,氰酸有两种结构,一种分子内含有叁键,称为正氰酸,另一种分子内不含叁键,称为异氰酸,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请分别写出正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C元素,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一个1s、一个2s、两个2p共4个轨道,故答案为:第二周期IVA族,4;

(2)根据原子守恒及该物质是铵盐知,X是碳酸氢铵,铵盐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电子式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而使碳酸氢铵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

(3)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有: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吸引电子能力等,故选ac;

(4)碳为四配位,氮为三配位,氧为两配位,正氰酸分子内含有叁键,异氰酸分子内不含叁键,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所以正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H-O-C≡N,H-N=C=O,故答案为:H-O-C≡N,H-N=C=O;

解析

解:(1)在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C元素,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一个1s、一个2s、两个2p共4个轨道,故答案为:第二周期IVA族,4;

(2)根据原子守恒及该物质是铵盐知,X是碳酸氢铵,铵盐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电子式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而使碳酸氢铵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

(3)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有: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吸引电子能力等,故选ac;

(4)碳为四配位,氮为三配位,氧为两配位,正氰酸分子内含有叁键,异氰酸分子内不含叁键,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所以正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H-O-C≡N,H-N=C=O,故答案为:H-O-C≡N,H-N=C=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X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其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轨道的最高能级是3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某元素的原子基态时有6个电子处于3d轨道上,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该元素原子的d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有______个.

(3)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它的3d轨道上的电子恰好半满,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其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s22s22p63s23p3

26

4

26

1s22s22p63s23p63d5

解析

解:(1)X元素轨道的最高能级是3p,说明x核外含有3层电子,其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3p轨道上有3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元素符号为P,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3

(2)该元素的原子基态时有6个电子处于3d轨道上,说明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补齐前面的得到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核外电子数为26,所以原子序数为26,d能级上有5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该元素原子的d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有4个,

故答案为:26;4;

(3)根据构造原理,核外电子排满4s再排3d,元素的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它的3d轨道上的电子恰好半满3d5,所以4s上的电子数为2,其原子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核外电子数为26,根据洪特规则: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其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

故答案为:26;1s22s22p63s23p63d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于合成氨的工业煤气中含有S2H、C2H5SH(乙硫醇)、COS(羰基硫)、CS2等含硫化合物,工业上无机硫常用氧化锌法处理,有机硫可用钴钼催化加氢处理.

H2S+ZnO=ZnS+H2O;  

C2H5SH+H2=C2H6+H2S;

C2H5SH+ZnO=ZnS+C2H4+H2O;

COS+H2=CO+H2S;

CS2+4H2=CH4+2H2S

(1)钴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下列有关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

B.COS分子(结构如图1)中键能C=O>C=S

C.H2S分子呈V形结构

D.CH4、C2H6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CO、COS均是极性分子

B.相同压强下沸点:CS2>COS>CO2

C.相同压强下沸点:C2H5SH>C2H5OH

D.相同压强下沸点:CO>N2

(4)β-ZnS的晶胞结构如图2,晶胞中S2-数目为______个.

(5)具有相似晶胞结构的ZnS和ZnO,ZnS熔点为1830℃,ZnO熔点为1975℃,后者较前者高是由于______

(6)钼的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Na3[Mo(CN)8]•8H2O,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钴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7号,其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故答案为:[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2)A.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故A正确;

B.键长与键能成反比,C=O的键长小于C=S,所以COS分子(结构如图1)中键能C=O>C=S,故B正确;

C.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中含有2个共用电子对和2个孤电子对,则H2S分子呈V形结构,故C正确;

D.甲烷分子和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4个共价单键,所以CH4、C2H6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ABCD;

(3)A.H2O、CO、COS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均是极性分子,故A正确;

B.CS2、COS、CO2的结构相似,其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同压强下沸点:CS2>COS>CO2

,故B正确;

C.结构相似的分子,其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氢键能增大物质的沸点,所以相同压强下沸点:C2H5SH<C2H5OH,故C错误;

D.CO沸点比N2高和分子的极性有关,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所以 相同压强下沸点:CO>N2,故D正确;

故选C;

(4)根据图知,硫离子个数==4,

故答案为:4;

(5)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氧化锌和硫化锌中,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所以氧化锌的晶格能大于硫化锌,则氧化性的熔点高于硫化锌,

故答案为:氧离子半径比硫离子小,晶格能大;

(6)Na3[Mo(CN)8]•8H2O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8,故答案为:8.

解析

解:(1)钴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7号,其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故答案为:[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2)A.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故A正确;

B.键长与键能成反比,C=O的键长小于C=S,所以COS分子(结构如图1)中键能C=O>C=S,故B正确;

C.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中含有2个共用电子对和2个孤电子对,则H2S分子呈V形结构,故C正确;

D.甲烷分子和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4个共价单键,所以CH4、C2H6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ABCD;

(3)A.H2O、CO、COS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均是极性分子,故A正确;

B.CS2、COS、CO2的结构相似,其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同压强下沸点:CS2>COS>CO2

,故B正确;

C.结构相似的分子,其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氢键能增大物质的沸点,所以相同压强下沸点:C2H5SH<C2H5OH,故C错误;

D.CO沸点比N2高和分子的极性有关,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所以 相同压强下沸点:CO>N2,故D正确;

故选C;

(4)根据图知,硫离子个数==4,

故答案为:4;

(5)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氧化锌和硫化锌中,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所以氧化锌的晶格能大于硫化锌,则氧化性的熔点高于硫化锌,

故答案为:氧离子半径比硫离子小,晶格能大;

(6)Na3[Mo(CN)8]•8H2O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8,故答案为:8.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ClO

BPCl5

CBF3

DCO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ClO分子中H原子最外层满足2电子结构,故A错误;

B.PCl5中,P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5+5=10,所以不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BF3中,B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3+3=6,所以不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错误;

D.CO2中,C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4+4=8,所以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  )

AE(5s)>E(4f)>E(4s)>E(3d)

BE(3d)>E(4s)>E(3p)>E(3s)

CE(4s)<E(3s)<E(2s)<E(1s)

DE(5s)>E(4s)>E(4f)>E(3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应为E(3d)>E(4s),故A错误;

B.符合构造原理,故B正确;

C.应为E(4s)>E(3s)>E(2s)>E(1s),故C错误;

D.E(4f)>E(5s),E(3d)>E(4s),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比B原子的第三电子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第二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比B原子的第三电子层少3个电子,说明B原子的L层已经排满8个电子,B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第二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则A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B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B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数为8,故A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为8×=4,故A为碳元素;A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比B原子的第三电子层少3个电子,A无第三层,故B为铝元素.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N、O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2)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光气( )分子中含有______个键,______个π键,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4)水的熔点比H2S的熔点高,其原因是______

(5)超硬材料氮化铂的晶胞如图所示,则氮化铂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O2-核外有10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故答案为:1s22s22p6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3)光气分子中含有3σ 键,一个π键,碳原子含有3个σ 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杂化方式为:sp2,故答案为:sp2

(4)O、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硫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水,但水中含有氢键,导致水的熔点比H2S的熔点高,

故答案为:水中含有氢键但硫化氢不含氢键;

(5)N原子个数=8,Pt原子个数==4,所以其化学式为PtN2,故答案为:PtN2

解析

解:(1)根O2-核外有10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故答案为:1s22s22p6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3)光气分子中含有3σ 键,一个π键,碳原子含有3个σ 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杂化方式为:sp2,故答案为:sp2

(4)O、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硫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水,但水中含有氢键,导致水的熔点比H2S的熔点高,

故答案为:水中含有氢键但硫化氢不含氢键;

(5)N原子个数=8,Pt原子个数==4,所以其化学式为PtN2,故答案为:PtN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ACr3+

BCu+

CCo3+

DFe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r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3,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A错误;

B、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d轨道处于全满状态,故B错误;

C、Co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C错误;

D、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金属钛(22Ti) 将是继铜、铁、铝之后人类广泛使用的第四种金属,写出Ti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铬元素,该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

(3)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______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含有______(填字母):a.2个σ键;b.2个π键;c.1个σ键、1个π键.

(4)①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情况如下图A所示,则M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的主要化合价为______ 价.

②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下图B所示,其中序号“8”代表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图B中的序号).

(5)由C原子跟Si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Si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______(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

(6)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微粒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铬元素在周期表中是24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2)铬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44p2,该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6,故答案为:6;

(3)光气的空间结构是“V”形,其中碳和氧原子之间以共价双键结合,即含有一个π键一个σ键,碳原子再用sp2杂化成键,故答案为:sp2;c; 

(4)①根据图A所示,主族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中,第三级电离能骤然增大,说明M很难失去第三个电子,而更易失去两个电子,故化合价为+2价,故答案为:+2;

  ②第三周期8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单质硅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逐渐增大的是Cl,故答案为:Si;2;

(5)SiC中C-Si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短,所以键能大,

故答案为:SiC;因SiC晶体与晶体Si都是原子晶体,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SiC中C-Si 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短,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6)在配合物Fe(SCN)2+中,三价铁离子含有空轨道,可以接受孤对电子,故答案为:Fe3+

解析

解:(1)铬元素在周期表中是24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2)铬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44p2,该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6,故答案为:6;

(3)光气的空间结构是“V”形,其中碳和氧原子之间以共价双键结合,即含有一个π键一个σ键,碳原子再用sp2杂化成键,故答案为:sp2;c; 

(4)①根据图A所示,主族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中,第三级电离能骤然增大,说明M很难失去第三个电子,而更易失去两个电子,故化合价为+2价,故答案为:+2;

  ②第三周期8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单质硅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逐渐增大的是Cl,故答案为:Si;2;

(5)SiC中C-Si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短,所以键能大,

故答案为:SiC;因SiC晶体与晶体Si都是原子晶体,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SiC中C-Si 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短,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6)在配合物Fe(SCN)2+中,三价铁离子含有空轨道,可以接受孤对电子,故答案为:Fe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砷(As)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其可形成多种用途广泛的化合物.

(1)写出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砷与溴的电负性相比,较大的是______

(2)砷(As)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

(3)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As原子采取______杂化.

(4)某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

(5)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GaAs晶胞中含有______个砷原子.

正确答案

解:(1)砷是33号元素,核外有33个电子,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砷与溴同处第四周期,溴是35号元素,所以电负性较大的是Br,

故答案为:[Ar]3d104s24p3;Br(或溴);

(2)N、P、As、属于同一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NH3>PH3>AsH3;N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对应的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而P、As电负性小,半径大,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较低,AsH3、PH3同属于分子晶体,AsH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

故答案为:NH3>PH3>AsH3; NH3>AsH3>PH3

(3)AsO43-的价层电子对数=4+(5+3-4×2)=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sp3

(4)因砷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所以从砷的氧化物分子结构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s4O6

故答案为:As4O6

(5)金刚石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所以GaAs晶胞中含有4个砷原子;

故答案为:4.

解析

解:(1)砷是33号元素,核外有33个电子,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砷与溴同处第四周期,溴是35号元素,所以电负性较大的是Br,

故答案为:[Ar]3d104s24p3;Br(或溴);

(2)N、P、As、属于同一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NH3>PH3>AsH3;N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对应的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而P、As电负性小,半径大,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较低,AsH3、PH3同属于分子晶体,AsH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

故答案为:NH3>PH3>AsH3; NH3>AsH3>PH3

(3)AsO43-的价层电子对数=4+(5+3-4×2)=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sp3

(4)因砷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所以从砷的氧化物分子结构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s4O6

故答案为:As4O6

(5)金刚石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所以GaAs晶胞中含有4个砷原子;

故答案为: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F 是第四周期的元素其单质均为固体,其相关的性质如下:

(1)A、B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核外电子均成对,且核电荷数A>B  写出A的基态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

(2)C与A在周期表同属于一个区的元素,写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3)图是金属B和C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用最简式表示该合金中的组成______.(用B、C元素符号表示)

(4)C2+和A2+都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A(NH34]2+和[C (NH34]2+都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而[A(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只能得到一种产物,则[C(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A(NH34]2+A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5)D、E、F均位于P区,电负性D<E<F,第一电离能D<F<E,D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位置是______,D、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该化合物的一种用途是______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r]3d9

CaCu5

平面正方形

sp3

第四周期第IIIA族

GaAs

半导体材料

H2SeO4

解析

解:(1)第四周期中,原子核外电子均成对的基态原子有Ca和Zn元素,则A为Zn元素,B为Ca元素,A的基态外围电子为3d104s2,轨道式为

故答案为:

(2)Cu各Zn处于ds区,Cu的原子序数为29,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则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4s1,故答案为:[Ar]3d9

(3)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Ca位于晶胞的顶点,平均含有Ca原子的个数为8×=1,Cu位于面心和体心,其中面心含有8个Cu,体心含有1个Cu原子,则平均含有Cu的个数为8×+1=5,所以化学式为CaCu5,故答案为:CaCu5

(4))[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而[Zn(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只能得到一种产物,则[Zn(NH34]2+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中Zn2+与四个分子形成共价键,应为sp3杂化,故答案为:平面正方形;sp3

(5)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之间增大,D、E、F均位于P区,电负性D<E<F,则原子序数D<E<F,第一电离能D<F<E,则E为As元素,F为Se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由于As的4P能级电子处于半包和,第一电离能大于Se,D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应为Ga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IIA族,D、E形成的化合物为GaAs,常用于制作半导体的材料,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IIIA族;GaAs;半导体材料;H2SeO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的单质2.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6g化合物RO2,则该元素的原子(  )

A具有二层电子

B次外层电子数为6

C最外层电子数为5

D最外层电子数为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该元素的单质2.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6g化合物R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3.2g的氧气参加了反应,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2mol;化合物RO2中R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2,所以R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R的摩尔质量M===28g/mol,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质量数,所以R元素的质量数是28,某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4,所以该元素是Si元素.

A、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A错误.

B、硅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故B错误.

C、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C错误.

D、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NCl3

BSF6

CCH3Cl

DBF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NCl3中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5+3=8,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所以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正确;

B.SF6中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6=12,所以S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CH3Cl中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1=2,所以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C错误;

D.BF3中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3+3=6,所以B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核较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M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8

CK层为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形成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离核较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故A错误;

B、M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故B错误;

C、K层为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C错误;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个电子(He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碳、氮、氧、氯、铝、铁、铜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元素.

(1)与铜铁同周期的锗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Si、P、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CN-离子中和N2分子中的π键数目比为______

(4)铁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堆积模型为______密堆积.

(5)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结构

B.都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C.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空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所形成的晶体

D.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不复存在

(6)现在人们已经有多种方法来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X射线衍射法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对金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象的分析,可以得出金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面心立方体).若金原子的半径为d cm,金的密度为b g/cm3,金的摩尔质量为M g/mol,通过这些数据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锗的原子序数是32号元素,锗原子核外有3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基态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2)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P位于第VA族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顺序是:Si<S<P,

故答案为:Si<S<P;

(3)CN-离子中含有一个三键,氮气分子中含有一个三键,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所以CN-离子中和N2分子中的π键数目比为2:2=1:1,

故答案为:1:1;

(4)铁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堆积模型属于体心立方最密堆积,故答案为:体心立方;

(5)A.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结构,故A正确;

B.部分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较小,如钠的熔点较低,故B错误;

C.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空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而形成晶体,故C正确;

D.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发生滑动,但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BD;

(6)金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原子的半径为dcm,正方体每个面对角线的长度为4d,则晶胞的棱长=cm,则晶胞的体积=(3cm3

晶胞中金原子个数=8×,根据得NA==/mol=/mol,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锗的原子序数是32号元素,锗原子核外有3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基态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2)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P位于第VA族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顺序是:Si<S<P,

故答案为:Si<S<P;

(3)CN-离子中含有一个三键,氮气分子中含有一个三键,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所以CN-离子中和N2分子中的π键数目比为2:2=1:1,

故答案为:1:1;

(4)铁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堆积模型属于体心立方最密堆积,故答案为:体心立方;

(5)A.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结构,故A正确;

B.部分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较小,如钠的熔点较低,故B错误;

C.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空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而形成晶体,故C正确;

D.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发生滑动,但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BD;

(6)金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原子的半径为dcm,正方体每个面对角线的长度为4d,则晶胞的棱长=cm,则晶胞的体积=(3cm3

晶胞中金原子个数=8×,根据得NA==/mol=/mol,

故答案为:

下一知识点 : 分子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