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共16061题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高低______,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可以知道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为As,
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
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原子序数为33,Y为8,则Z为H原子,
X与Z可形成化合物AsH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氨气相似,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As,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As;
(2)Y为氧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氧;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AsH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氨气相似,为三角锥型,
故答案为:三角锥;
(4)已知化合物As2O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AsH3,产物还有ZnSO4和H2O,
则反应方程式为: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故答案为: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X为N元素,非金属性较强,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则稳定性:NH3>PH3>AsH3,
故答案为: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解析
解: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可以知道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为As,
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
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原子序数为33,Y为8,则Z为H原子,
X与Z可形成化合物AsH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氨气相似,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As,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As;
(2)Y为氧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氧;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AsH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氨气相似,为三角锥型,
故答案为:三角锥;
(4)已知化合物As2O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AsH3,产物还有ZnSO4和H2O,
则反应方程式为: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故答案为: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X为N元素,非金属性较强,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则稳定性:NH3>PH3>AsH3,
故答案为: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前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18 号元素,处于短周期,即一、二、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至少有2个电子层:
若处于第二周期,则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Li元素;
若处于第三周期,则次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4,为Si元素,
故符合条件的元素共有2种,
故选B.
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各电子层中电子数应为K(2)L(8)M(9)N(2),故A错误;
B.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各电子层中电子数应为K(2)L(8)M(13)N(1),故B正确;
C.G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各电子层中电子数应为K(2)L(8)M(18)N(4),故C正确;
D.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各电子层中电子数应为K(2)L(8)M(18)N(1),故D正确.
故选A.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电子式是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Y元素应为碳,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结合题意其他条件,可知X为氮,Z为氢,故答案为:氮、碳、氢.
(2)XZ3的化学式为NH3,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3
;
(3)根据含氧酸的特点,由氮元素和碳元素的含氧酸的分子式为:HNO3 、H2CO3,故答案为:HNO3 、H2CO3.
解析
解:(1)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Y元素应为碳,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结合题意其他条件,可知X为氮,Z为氢,故答案为:氮、碳、氢.
(2)XZ3的化学式为NH3,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3
;
(3)根据含氧酸的特点,由氮元素和碳元素的含氧酸的分子式为:HNO3 、H2CO3,故答案为:HNO3 、H2CO3.
(1)太阳能热水器中常使用一种以镍或镍合金空心球为吸收剂的太阳能吸热涂层,写出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2)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图1,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1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出的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其晶胞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砷化镓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①GaAs晶体中,每个As与______个Ga相连.
②第一电离能:As______Se(填“>”、“<”或“=”).
(4)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4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镍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其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2)每个碳原子形成3个σ键个数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用sp2 杂化,每个碳原子含有的σ键个数为,所以1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1mol×60×
×NAmol-1=90NA,
晶胞中K原子数目=2×6×=6、C60分子数目=1+8×
=2,故晶胞中K原子、C60分子数目之比=6:2=3;1,
故答案为:sp2;90NA;3:1;
(3)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 4个C相连,砷化镓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故GaAs晶体中,每个As与4个Ga相连;
故答案为:4;
②As和Se属于同一周期,且As属于第VA族,Se属于第VIA族,As原子4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Se,
故答案为:>;
(4)AsO43-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是0,中心原子有4个共价键,所以其构型是正四面体形.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AsO43-中含有5个原子,32个价电子,所以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CCl4
解析
解:(1)镍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其基态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2)每个碳原子形成3个σ键个数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用sp2 杂化,每个碳原子含有的σ键个数为,所以1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1mol×60×
×NAmol-1=90NA,
晶胞中K原子数目=2×6×=6、C60分子数目=1+8×
=2,故晶胞中K原子、C60分子数目之比=6:2=3;1,
故答案为:sp2;90NA;3:1;
(3)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 4个C相连,砷化镓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故GaAs晶体中,每个As与4个Ga相连;
故答案为:4;
②As和Se属于同一周期,且As属于第VA族,Se属于第VIA族,As原子4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Se,
故答案为:>;
(4)AsO43-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是0,中心原子有4个共价键,所以其构型是正四面体形.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AsO43-中含有5个原子,32个价电子,所以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CCl4
(2016春•济南校级月考)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1s22s22p63s23p2 是硅,②1s22s22p3 是氮,③1s22s22p2 是碳,④1s22s22p63s23p4是硫,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鑫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硅,故A正确;
B、①3s23p1 ②3s23p2 ③3s23p3④3s23p4,依次是Al、Si、P、S,同周期第二和第五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大于相邻有其它元素,所以P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①Na、K、Rb电负性依次减小,②N、P、As的电负性依次减小,③O、S、Se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④Na、P、Cl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C正确;
D、该元素第三电离能剧增,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表现+2价,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故D错误;
故选:D.
(1)某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这种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写出它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
(2)VIA族的硒(Se).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H2SeO4比H2SeO3酸性______( 填强或弱),H2Se的酸性比H2S______(填“强”或“弱”).
(3)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D.0.1mol NH5中含有5mol N-H键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HF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某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这样的原子电子排布为3s1或3s23p3;
M层为3s1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1,质子数为11,为N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M层为3s23p3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3,质子数为15,为P,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故答案为:11或15;或
;
(2)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因此H2SeO4比H2SeO3酸性强,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与氢元素的结合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在水溶液中就越难电解,酸性就越弱,非金属性S>Se,所以H2Se的酸性比H2S强,
故答案为:强;强;
(3)A.NH5中存在铵根离子和H-,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含N-H共价键,故A正确;
B.NH5为离子晶体,氨气为分子晶体,则NH5的熔沸点高于NH3,故B正确;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氨气、氢气两种气体,故C正确;
D.0.1mol NH5中含有0.4mol N-H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4)氢氟酸的水溶液,含有HF分子以及H2O分子,存在的所有氢键为:F-H…F、F-H…O、O-H…F、O-H…O,
故答案为:F-H…F、F-H…O、O-H…F、O-H…O.
解析
解:(1)某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这样的原子电子排布为3s1或3s23p3;
M层为3s1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1,质子数为11,为N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M层为3s23p3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3,质子数为15,为P,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故答案为:11或15;或
;
(2)同一元素的含氧酸中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因此H2SeO4比H2SeO3酸性强,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与氢元素的结合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在水溶液中就越难电解,酸性就越弱,非金属性S>Se,所以H2Se的酸性比H2S强,
故答案为:强;强;
(3)A.NH5中存在铵根离子和H-,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含N-H共价键,故A正确;
B.NH5为离子晶体,氨气为分子晶体,则NH5的熔沸点高于NH3,故B正确;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氨气、氢气两种气体,故C正确;
D.0.1mol NH5中含有0.4mol N-H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4)氢氟酸的水溶液,含有HF分子以及H2O分子,存在的所有氢键为:F-H…F、F-H…O、O-H…F、O-H…O,
故答案为:F-H…F、F-H…O、O-H…F、O-H…O.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2O中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有2对共用电子对,则氧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H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A错误;
B、BF3中B最外层由3个电子,F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3对共用电子对,F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B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B错误;
C、CCl4中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Cl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4对共用电子对,则C、Cl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HCl中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化合物中有1对共用电子对,则Cl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但H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有A、B、C、D、E五种微粒: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微粒的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画出B微粒、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在单原子离子或原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1)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由题意知,A微粒为原子,且失去3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3个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故为Al;
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由题意知,B微粒为原子,且得到1个电子后有18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7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故为Cl;
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由题意知,C微粒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单原子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微粒原子序数为12,故为Mg2+;
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由题意知,D微粒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所以该离子的原子序数为16,故为S 2-;
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由题意知,E微粒为原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故为H;
故答案为:Al;Cl;Mg2+;S 2-;H.
(2)B微粒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微粒为S 2-,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解析
解:在单原子离子或原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1)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由题意知,A微粒为原子,且失去3个电子后有10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3个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3,故为Al;
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由题意知,B微粒为原子,且得到1个电子后有18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17电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故为Cl;
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由题意知,C微粒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单原子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微粒原子序数为12,故为Mg2+;
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时显电中性,由题意知,D微粒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所以该离子的原子序数为16,故为S 2-;
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由题意知,E微粒为原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故为H;
故答案为:Al;Cl;Mg2+;S 2-;H.
(2)B微粒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微粒为S 2-,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下列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Cl2中S为2+6=8,Cl为1+7=8,PCl3中P为3+5=8,Cl为1+7=8,CO2中C为4+4=8,O为2+6=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A正确;
B、AsH3中As为3+5=8,H为1+1=2,BF3中B为3+3=6,F为1+7=8,BeCl2中Be为2+2=4Cl为1+7=8,故B错误;
C、XeF2中Xe为2+8=10,F为1+7=8,PCl5中P为5+5=10,Cl为1+7=8,ClO2中Cl为1+7=8,O为2+6=8,故C错误;
D、H2SO3中H为1+1=2,S为4+6=10,O为2+6=8,CO2中C为4+4=8,O为2+6=8,BF3中B为3+3=6,F为1+7=8,故D错误.
故选A.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H2O变为H3O+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3)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4)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用配位键写出该配合离子的结构:______.
正确答案
A
BC
解析
解:(1)氧原子外围电子有6个电子,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4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故答案为:A;
(3)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
故答案为:BC;
(4)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生成水合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该配合离子的结构为,
故答案为:.
(2013•亭湖区校级二模)(1)画出基态Fe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
(2)下列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
A.CH2Cl2 B.BF3 C.H2O2 D.SO3 E.SO2 F.SiO2
(3)C、N、O、F四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______H2O中H-O-H键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向CoCl2溶液中滴加氨水,使生成的Co(OH)2沉淀溶解生成[Co(NH3)6]2+.此时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用CoCl3•5NH3表示.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则析出AgCl沉淀.经测定,每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 AgCl.请写出表示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钴的配位数为6):______,此配合物中Co的化合价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其3d、4s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
(2)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A.CH2Cl2是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B.BF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正确;
C.H2O2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D.SO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正确;
E.SO2是V型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F.SiO2是原子晶体,没有分子存在,故错误;
故选BD;
(3)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N、O、F四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F>O>N>C,故答案为:F>O>N>C;
(4)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
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间的排斥力小于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H3O+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H2O中含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H3O+中H-O-H键角大于H2O中H-O-H键角,
故答案为:SP3;大于;
(5)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说明一个CoCl3•5NH3中含有两个Cl-,一个Cl为配原子,钴的配位数为6,除了一个Cl原子为配原子外,还含有5个NH3为配体,所以其化学式为[Co(NH3)5Cl].Cl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电荷数为0,氯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配体Cl和NH3不带电荷,所以Co元素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Co(NH3)5Cl].Cl2;+2.
解析
解:(1)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其3d、4s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
(2)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A.CH2Cl2是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B.BF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正确;
C.H2O2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D.SO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正确;
E.SO2是V型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错误;
F.SiO2是原子晶体,没有分子存在,故错误;
故选BD;
(3)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N、O、F四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F>O>N>C,故答案为:F>O>N>C;
(4)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
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间的排斥力小于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H3O+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H2O中含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H3O+中H-O-H键角大于H2O中H-O-H键角,
故答案为:SP3;大于;
(5)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说明一个CoCl3•5NH3中含有两个Cl-,一个Cl为配原子,钴的配位数为6,除了一个Cl原子为配原子外,还含有5个NH3为配体,所以其化学式为[Co(NH3)5Cl].Cl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电荷数为0,氯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配体Cl和NH3不带电荷,所以Co元素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Co(NH3)5Cl].Cl2;+2.
关于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5+核外电子数为7×5-1=34,故A正确;
B、N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N5+中氮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故B正确;
C、化合物中氟元素化合价为-1价,N5的化合价+1价,所以As的化合价为0-1-6×(-1)=5,故C错误;
D、氟元素非金属性很强,没有正化合价,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价,故D正确.
故选:C.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具有美好的前景.
(1)“蛟龙”号潜水器通过机械手成功从海底取得“多金属结核”样本,样本含铁、锰等多种金属.基态锰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水溶液中,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H2S2O8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H2S2O8中硫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
③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 MnO4- 时,S2O82-断裂的键的类型是______,数目为______
(3)海底还蕴藏着大量“可燃冰”.“可燃冰”实际上是由盛有甲烷、氮气、硫化氢等分子的水分子笼构成的水合物晶体.
①N、O、S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③水分子笼多种多样,如图是一种水分子笼的结构示意图(“O”表示水分子),其中包含的氢键数为______.
④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锰原子序数为25,质子数为25,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Mn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故答案为:[Ar]3d54s2;
(2)①H2S2O8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4+(6-4×1-2)=4,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杂化;
②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反应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中,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所以被还原的元素为S,
故答案为:硫;
③由反应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生成10molSO42-转移电子10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MnO4-,转移电子5mol电子,S2O8 2-断裂2.5mol(或2.5NA)O-O间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非极性键;2.5NA;
(3)①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N>O>S;
②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所以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
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故答案为:CH4•8H2O;
③由此结构可知,此单元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20,其中每个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属于2个五元环,故每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个数为:,故总共形成氢键数为:20×
=30,
故答案为:30;
④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熔化热为5.0kJ•mol-1,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并且液态水中仍在氢键,
故答案为: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
解析
解:(1)锰原子序数为25,质子数为25,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Mn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故答案为:[Ar]3d54s2;
(2)①H2S2O8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4+(6-4×1-2)=4,所以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杂化;
②过硫酸盐可以将Mn2+ 氧化成MnO4-,反应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中,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所以被还原的元素为S,
故答案为:硫;
③由反应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7),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6),生成10molSO42-转移电子10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MnO4-,转移电子5mol电子,S2O8 2-断裂2.5mol(或2.5NA)O-O间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非极性键;2.5NA;
(3)①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故答案为:N>O>S;
②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所以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
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故答案为:CH4•8H2O;
③由此结构可知,此单元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20,其中每个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属于2个五元环,故每个水分子形成氢键个数为:,故总共形成氢键数为:20×
=30,
故答案为:30;
④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熔化热为5.0kJ•mol-1,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并且液态水中仍在氢键,
故答案为: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
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所以为基态,故A不选;
B.1s22s22p43s2为激发态,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知,其基态应为1s22s22p6,故B选;
C.1s22s22p63s23p63d44s2为激发态,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知,其基态应为s22s22p63s23p63d54s1,故C选;
D.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所以为基态,故D不选;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