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共16061题
第四层为最外层时,该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能级交错的原因,End>E(n+1)s.当ns和np充满时(共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多余电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电子层,填入(n+1)s轨道中,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
故选:B.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和E5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C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_____形,该分子属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 H2O,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在18电子分子中,单原子分子A为Ar,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且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符合题意的D为H2O2,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
(1)A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
(2)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6-1×2)=4,因此S采取sp3杂化,S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故H2S为V型,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HCl;H2S;sp3;V;极性;
(3)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符合题意的D为H2O2
,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H2O2;2H2O22H2O+O2↑;
(4)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 H2O,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
故答案为:CH4O.
解析
解:在18电子分子中,单原子分子A为Ar,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且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符合题意的D为H2O2,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
(1)A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
(2)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6-1×2)=4,因此S采取sp3杂化,S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故H2S为V型,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HCl;H2S;sp3;V;极性;
(3)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符合题意的D为H2O2
,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H2O2;2H2O22H2O+O2↑;
(4)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 H2O,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
故答案为:CH4O.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故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64s2,故B错误;
C.Cr核外有24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Cr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故C正确;
D.根据洪特规则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硼、碳、氮、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构成自然界的重要物质.
(1)硼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实验室可通讨下列反应制取:CH3COOHNa+NaOHCH4↑+X(已配平),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X属于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MgO晶体的熔点比CaO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3)甲硅烷能与硝酸银发生如下反应:SiH4+8AgNO3+2H2O→8Ag↓+SiO2↓+8HNO3该反应中硅元素被氧化,由此可判断非金属性Si比 H______ (填“强”、“弱”或“无法比较”)
(4)石墨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在层与层之间嵌入金属K原子,能形成石墨夹层离子化合物(KC8),KC8固态时也能导电,导电的粒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是5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3:4,
故答案为:1s22s22p1,3:4;
(2)根据元素守恒及原子守恒知,X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MgO晶体的熔点比CaO高都属于离子晶体,Mg2+半径比Ca2+小,键能较大,所以氧化镁晶体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钙,导致氧化镁晶体的熔点大于氧化钙,故答案为:离子,Mg2+半径比Ca2+小,键能较大;
(3)阴离子还原性越强的元素,其非金属性越弱,该反应中硅元素被氧化,所以非金属性Si比H弱,故答案为:弱;
(4)离子化合物KC8固态时也能导电,能导电的固体中含有自由电子,所以KC8中导电的粒子是自由电子,故答案为:自由电子.
解析
解:(1)B是5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3:4,
故答案为:1s22s22p1,3:4;
(2)根据元素守恒及原子守恒知,X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MgO晶体的熔点比CaO高都属于离子晶体,Mg2+半径比Ca2+小,键能较大,所以氧化镁晶体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钙,导致氧化镁晶体的熔点大于氧化钙,故答案为:离子,Mg2+半径比Ca2+小,键能较大;
(3)阴离子还原性越强的元素,其非金属性越弱,该反应中硅元素被氧化,所以非金属性Si比H弱,故答案为:弱;
(4)离子化合物KC8固态时也能导电,能导电的固体中含有自由电子,所以KC8中导电的粒子是自由电子,故答案为:自由电子.
(2014•新建县校级模拟)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FeO(填“<”或“>”);
③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镍属于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 84s2;
②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
故答案为:>;
③因为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
故答案为:6;6.
解析
解:①镍属于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 84s2;
②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
故答案为:>;
③因为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
故答案为:6;6.
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试推断:
(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B______,C______.
正确答案
解: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为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所以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且原子序数大于B小于18,所以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为氯元素,所以有,
(1)A为碳元素,符号为C,B为硅元素,符号为Si,C为氯元素,符号为Cl,故答案为:碳元素 C;硅元素 Si;氯元素 Cl;
(2)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
解析
解: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为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所以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且原子序数大于B小于18,所以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为氯元素,所以有,
(1)A为碳元素,符号为C,B为硅元素,符号为Si,C为氯元素,符号为Cl,故答案为:碳元素 C;硅元素 Si;氯元素 Cl;
(2)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
MnO2是碱锰电池材料中最普通的正极材料之一,在活性材料MnO2中加入CoTiO3纳米粉体,可以提高其利用率,优化碱锰电池的性能.
(1)写出基态M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2)CoTiO3晶体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在CoTiO3晶体中1个Ti原子、1个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分别为______个、______个.
(3)二氧化钛(TiO2)是常用的、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光催化剂,常用于污水处理.O2在其催化作用下,可将CN-氧化成CNO-,进而得到N2.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各写一种).
(4)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
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1mol三聚氰胺分子中 σ 键的数目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Mn是25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所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2)根据图片知,1个Ti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6,1个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3×=12,
故答案为:6;12;
(3)CNO-中含有3个原子,16个价电子,所以其得电子体为:CO2(或N2O、CS2、BeCl2等) 和N3-,
故答案为:CO2(或N2O、CS2、BeCl2等);N3-;
(4)三聚氰胺分子中,氨基上的N原子含有3个 σ 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3杂化,环上的N原子含有2个 σ 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15个σ 键,所以1mol三聚氰胺分子中 σ 键的数目为15NA,故答案为:sp2、sp3;15NA.
解析
解:(1)Mn是25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所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2)根据图片知,1个Ti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6,1个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3×=12,
故答案为:6;12;
(3)CNO-中含有3个原子,16个价电子,所以其得电子体为:CO2(或N2O、CS2、BeCl2等) 和N3-,
故答案为:CO2(或N2O、CS2、BeCl2等);N3-;
(4)三聚氰胺分子中,氨基上的N原子含有3个 σ 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3杂化,环上的N原子含有2个 σ 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15个σ 键,所以1mol三聚氰胺分子中 σ 键的数目为15NA,故答案为:sp2、sp3;15NA.
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B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电子式是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
(5)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结构式是______.
(6)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G与C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K
Cl
HCl
H2S
2H++H2O2+S2-=S+2H2O
解析
解:18e-微粒来源大体分三个部分:一是第三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及去H+的对应离子,二是第四周期的金属阳离子,三是由第二周期气态氢化物去掉氢原子后,两两结合得到的分子,共16种,阳离子K+、Ca2+;阴离子P3-、S2-、HS-、Cl-;分子有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等,
(1)含有18e-的A+、B-分别为K+、Cl-,所以A元素为K,B元素为Cl,故答案为:K;Cl;
(2)18e-微粒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为HCl,故答案为:HCl;
(3)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为F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为H2S,故答案为:H2S;
(5)含有8个原子的18e-微粒为C2H6,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
(6)含有4个原子的18e-微粒中,分子式为H2O2或PH3,其中能与S2-的是H2O2,离子方程式为:2H++H2O2+S2-=S+2H2O,故答案为:2H++H2O2+S2-=S+2H2O.
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
A、Na+核外有10个电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A符合;
B、Cl-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B不符合;
C、K+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不符合;
D、Ar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D符合.
故选:A.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X、Y、Z、Q、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元素与Q处于同一主族,其原子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2,且x原子半径小于Q的原子半径;
②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③Z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1)
(1)XY2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QX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相似,其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
(2)晶体ZW的熔点比晶体XW4明显高的原因是______.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QX的相等,则M为______(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ZW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X、Y、Z、Q、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与Q处于同一主族,其原子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2,则x和Q属于第IVA族元素,所以X是C元素,Q是Si元素,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Y是O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所以W是Cl元素,根据Z的电离能知,Z是第IA族元素,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Z是Na元素,
(1)CO2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数=2+(4-2×2)=2,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SiC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相似,每个碳原子含有4个C-Si键,所以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碳原子和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故答案为:直线型;SP3;共价键;
(2)一般来说,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四氯化碳是分子晶体,所以晶体NaCl的熔点比晶体CCl4明显高,
故答案为:氯化钠为离子晶体而四氯化碳是分子晶体;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为20,则M是Mg元素,Mg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中,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晶格能越大其熔点越高,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晶格能大,则MgO的熔点比CaO的高,
故答案为:Mg;镁离子半径比钙离子小,氧化镁晶格能大.
解析
解:X、Y、Z、Q、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与Q处于同一主族,其原子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2,则x和Q属于第IVA族元素,所以X是C元素,Q是Si元素,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Y是O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所以W是Cl元素,根据Z的电离能知,Z是第IA族元素,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Z是Na元素,
(1)CO2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数=2+(4-2×2)=2,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SiC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相似,每个碳原子含有4个C-Si键,所以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碳原子和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故答案为:直线型;SP3;共价键;
(2)一般来说,离子晶体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四氯化碳是分子晶体,所以晶体NaCl的熔点比晶体CCl4明显高,
故答案为:氯化钠为离子晶体而四氯化碳是分子晶体;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为20,则M是Mg元素,Mg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中,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晶格能越大其熔点越高,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晶格能大,则MgO的熔点比CaO的高,
故答案为:Mg;镁离子半径比钙离子小,氧化镁晶格能大.
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1/2,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1)依次写出甲、丙种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
(2)甲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填“离子键”或者“共价键”)
(3)写出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正确答案
Na;O
共价键
解析
解: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所以甲为Na,根据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所以乙为H;根据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所以丙为O
(1)因甲为Na,乙为O,故答案为:Na;O;
(2)因甲为Na,所以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为 H2O或H2O2,无论是 H2O还是H2O2 都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故答案为:
;共价键.
(3)甲、乙、丙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
在水溶液中,YO3-与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O3-+3S2-+6H+=Y-+3S↓+3H2O.请回答:
(1)(2)YO3-中Y的化合价是______.
(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它可能处于第______族.
正确答案
+5
7
ⅦA
解析
解:(1)由YO3-符号可知酸根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Y元素化合价为x,则Y+(-2)×3=-1,Y=+5,故答案为:+5;
(2)由Y-可知,Y的最低负化合价为-1价,因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所以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因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7,处于第ⅦA族,故答案为:7;ⅦA.
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A、B、C、D依次为Si、P、S、Ge;Si和Ge同一主族,Si在Ge上方,Si第一电离能大;Si、P、S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P元素原子的3p轨道为半充满,电子能量较低,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即第一电离能P>S>Si.所以第一电离能P>S>Si>Ge.故P原子失去1个电子吸收的能量最多.
故选B.
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硅酸盐、硅铁等配制而成.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A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Si原子核外有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硅铁属于合金,它的熔点比纯铁______(填“高”、“低”或“不一定”).
(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
(4)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一种气体,该气体是______,该气体在固态时属于______晶体.
正确答案
解:(1)铝是13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1;2Al+2OH-+2H2O=2AlO2-+3H2↑;
(2)Si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所以硅原子有1s、2s、2p、3s、3p五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的熔点,所以硅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答案为:5;低;
(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Y是第VIIA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HF中含有氢键导致HF的沸点大于HCl,所以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Cl,碘的非金属性最弱,所以HI的稳定性最弱,故答案为:HCl;HI;
(4)高温下,大理石分解生成气体CO2,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中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CO2;分子.
解析
解:(1)铝是13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1;2Al+2OH-+2H2O=2AlO2-+3H2↑;
(2)Si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所以硅原子有1s、2s、2p、3s、3p五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的熔点,所以硅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答案为:5;低;
(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Y是第VIIA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HF中含有氢键导致HF的沸点大于HCl,所以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Cl,碘的非金属性最弱,所以HI的稳定性最弱,故答案为:HCl;HI;
(4)高温下,大理石分解生成气体CO2,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中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CO2;分子.
某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此元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某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不大于8个电子,次外层不大于18个电子,当次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次外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所以该元素是O元素;当次外层是第二电子层时,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4个电子,不符合最外层不大于8个电子的规则,所以舍去.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