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 共996题
材料: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着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5(0.4为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拥有数十万到数百万员工的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事业、企业等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④针对材料出现的问题,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拉开了个税改革的序幕。新一轮个税改革有三大看点:
看点一、个税免征额提高,税率级数减为七级,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
看点二、 个税每年减收1600亿元,降低低收入者的负担;
看点三、扩大最高税率45%覆盖范围,富人交税额度增大。其中,个税免征额调整是此次改革的重点,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纵向公平。
材料二:中国正在步入“税感时代”,人们对税收越来越敏感。此次个税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不少人希望把起征点(免征额)提高到4000-5000元。但也有专家提出3000元“已经很高,无需再调”。争论中既不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社会期待对税改理性的思考和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1)结合材料一,阐述个税改革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个税改革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 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税改革有利于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税改革有利于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税改革中免征税额的提高、国家减收个税以及扩大最高税率的覆盖范围,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要把个税免征额调整作为重点工作,推动个税改革的全面推进,促进社会纵向公平。③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足点上,对个税改革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能为税改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目前,尽管我国一些富人刻意掩饰自己的财富,但国内外一些机构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财富的富翁在30万以上,掌握着近万亿美元财富。我国中等收入者,即年收入12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家庭,只占全国15%以下。
我国改革30年来尽管减贫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差距有拉大的趋势。2008年底,我国宣布将扶贫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2009年3月再次提高至1196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007万人。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收入与社会事业方面的差距持续拉大,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幅度长期低于发达地区。
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系数越大,表明一国收入差距越大。一般来说,该系数在0.3-0.4之间为宜。目前我国整体基尼系数大约为0.45左右。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②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利用财政与税收的手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生产决定分配,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为促进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某地2004年~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对比表
请回答: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现阶段我国该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2)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存在矛盾。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④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⑤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内公平。
⑥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