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相当的篇幅作了深入阐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当代中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就是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二:宏观经济的管理,是社会管理最为基础性的一项工作。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从事的是计划经济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上,还相当稚嫩;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经验还相当匮乏,以至于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违背了经济运行的逻辑,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宏观经济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上进行科学创新,以符合现实的需要。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指出:各级政府是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因此只要强化政府的作用,就能创新社会管理。试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利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2)①各级政府承担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是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因此,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强化政府的作用。②创新社会管理,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加强党的领导。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也要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为创新社会管理尽自己的一份责任。④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能只强化政府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表1: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表2: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图1: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1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表2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图1显示:我国农村人均税费负担包括农民上缴的税收和费用两个部分,以税收为主;2003年农民人均税费从类型看,越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越是以种粮食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

(2)从表1与表2之间的关系看,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城市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高,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从图1与表2之间的关系看,2003年农民所缴纳的税费人均虽然不足70元,但相对于农民较低的收入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注:2009年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元。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有什么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2)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阅读:

表一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表二2007—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注:另据调查,多数居民认为自己将来的收入会继续增加,但出于对未来教育、医疗支出等因素的考虑,居民消费的增长形势仍不容乐观。

表三2007—2009年我国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的贡献率为80%:2009年约为75%。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看,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低于60%就必须进行调整。

运用所学经济和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表二和表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对表三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表一: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营业盈余占CDP的比重上升。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利润比重过大的问题。②表二:2007—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多数居民对教育、医疗等预期支出表示担忧。③表三:我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但还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而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消费不旺,经济增长乏力。

(2)①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③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知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⑤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