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 共996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收入分配增长情况
注:1979——2011年的33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在通知中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所发生的积极变化。(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建言献策。(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1)①近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加快,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分)
②近5年来农村居民人增色收入增速高于城镇,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2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
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每点3分,答对以上其中四点即可给满分,如从其他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但该问得分不超过12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国家性质和人民的地位的要求。
②我国政府要切实履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履行上述职能的要求。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政府宗旨和原则的具体体现。(4分)
试题分析:(1)本题是根据图表作答,图标题要做到三看,即看表头,看图表内容,看小注,既要看到同一主体的变化,还要看到不同主体的差距,但本题还不是单纯的图标题,本题截取的是变化,而且是积极变化,而且不是单纯个体的前后变化,而是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段的对比变化,故本题需要对表格进行熟练对比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如近五年与近三十三年的增速变化,得出近五年增速加快,再如近五年农村增速高于城镇。(2)实现社会公平是个老话题,两个材料,一个是社会问题的呈现,一个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和发展,都没有具体的举措包含其中,故本题的材料属于引入话题类型,答案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平时这方面的积累进行作答,首先教材关于缩小差距实现公平的既有理论,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两个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常规思路;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外围思路;实现两个同步作为新理论补充思路;三管齐下形成本题的答案。(3)根据设问“《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因”,政治生活中政府主体原因类的题目,按照常规思路走即可,即根本上国家性质决定,联系设问政府具体行为组织语言即可;其次,政府的职能、宗旨原则都是政府主体原因类题目的应有知识点,联系设问政府行为组织语言即可。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国家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实现分配的公平?(8分)
正确答案
(1)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2分)
(2)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分)②财政政策: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税收政策: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4分)
试题分析:(1)此题为表格题,通过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四个方面的对比,可体现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
(2)学生可回忆书本知识,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
点评:本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设问中“运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实现分配的公平”,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12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提出了一个仍值得警惕的信号: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
第一个,城乡差距。上世纪80年代是1:1.8,90年代1:2.5,现在是1:3.3,我们城乡差距是世界前三名的。
第二个,地区差距。2002年的数据是1:13,美国50个州地区差距是1:2,英国是1:1.68。
第三个,收入差距。现阶段我们低收入者和富人的收入差距在20倍以上。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只有1:4.3,美国只有1:7.1。
第四个,行业差距。我们是1:15,日本只有1:1.62,美国、德国和韩国是1:2.3到3.2;可见,我们行业差距有多大。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分配公平(10分)
正确答案
① 从根本上讲,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保证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④ 社会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政府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⑤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入者的收入水平。
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⑦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
试题分析:本题审读设问,可知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是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分配公平。从课本知识和材料分析两大方面组织答案。课本知识点比较明确,材料分析可得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入者的收入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三点答案。
点评:本题是收敛性试题,这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 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材料一 在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七大报告中,用了两个段落细致阐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思路。“公平”二字被置于相当显著的位置。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材料二 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 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0分)
(2) 怎样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12分)
正确答案
(1)(10分)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3分)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3分)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4分)
(2)(12分)①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②坚持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特别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④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
试题分析:本题以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七大报告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怎样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从根本措施、分配制度、两个比重、财政、税收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思考即可。
点评:做本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
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状况的数据。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
(1)上述图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表反映在我国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2)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