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国际社会
- 共4933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经济大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2
世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区域化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着领导作用。中国与日本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基本国情差异甚大。两国战略资源各有优劣,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在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方面要明显强于日本。日本在知识技术资源与国家资源利用方面要明显强于中国。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十分匮乏,其中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十分低下。中国利用国际资源方面能力相当小,中国既不是软件技术输出大国,也不是软件技术输入大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开放环境,有效吸收全球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和知识信息。中国已成为日本企业海外投资首选地。
(7)结合材料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发展对日贸易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8分)
材料二 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但在2010年9月7日,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理性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知识回答:
(8)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4分)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8分
正确答案
(7)①两国战略资源各有优劣,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说明发展对日贸易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分)
②中国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方面要明显强于日本,日本在知识技术资源和国际资源利用能力方面明显强于中国,说明发展对日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分)
③中国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海外投资首选地,这就会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2分)
④日本作为经济强国,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可以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2分)
(8)(1)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分)
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2分)
(2)①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2分)
②在中日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2分)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日本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日关系发展。(2分)
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积极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每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国家既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又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点,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际的利益。(4分)
②在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发展问题上,经过联合国的努力,不仅达成了了持续发展观的共识,而且形成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可的原因之一。(4分)
略
有人认为,“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必然引起冲突,世界不可能出现和谐与共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各国间存在利益的差别与对立,因而维护国家利益有可能引起冲突。(4分)
但认为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引起冲突是片面的。国家间还存在着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合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式。(4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2分)
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世界的共赢与和谐。因而认为世界不可能实现共赢与和谐是错误的。(2分)
本题考核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变化的关系,以及对于世界和谐共赢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首先,运用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的原理,指出观点的合理性;然后,运用“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指出观点的片面性。第三,运用“时代主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知识,说明世界可以“和谐共赢”。
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答案
国家利益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 ,促进世界的 ;基本立场是 。
正确答案
独立和主权 和平与发展 独立自主
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的 和 决定了我国奉行 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宗旨政策的宗旨是维护 ,促进 ;基本立场是 ;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 和 ,促进世界的 ;基本准则是 。
正确答案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宗旨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略
近年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正确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某校高一某班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获得如下材料:
材料一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该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竞争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材料二 2011年5月,越南船只在中国南海领域又与中国船只发生摩擦。6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回应越南6月13日在南海举行实弹军演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也是本地区有关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
材料三 新华网消息,中国总理温家宝6月1日上午在东京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主持人国谷裕子专访。温总理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唯一的目的是自卫,从来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对任何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如果你是该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如我国国体、外交政策、当今时代主题等,就下列问题,写出尽可能全面的发言提纲: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时隐时现的周边摩擦,我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14分)
正确答案
综合探究题: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时隐时现的周边摩擦,我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14分)
答: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3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当今时代潮流作出的必然选择。
(3)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3分)
(4)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5)走和平发展道路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7)我们锻造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评卷说明:参考答案中(1)、(3)(5)任意一点都可给3分。其他答案,如“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等,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对周边摩擦问题,若能答出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同发展、资源分享等等,也可适当给1-3分)
略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政治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正确答案
错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本题观点不符合课本关于本知识点的表述,故本题观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二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的是对国际社会成员的理解,难度较易。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其中,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故正确。
2009年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正在我国热销,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该书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正处于重新定义。该书提出:中国须准备与西方全面摊牌,“有条件决裂”,甚至可以“持剑经商”。
请运用相关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高兴的看法。(至少答3点)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外交往中必须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
②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是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国际上有损于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中国当然可以不高兴,并且还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③中国内政外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不能随便不高兴。
④我国还应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并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解析见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