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中美关系虽历经曲折的,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重要责任。

材料二: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重视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方赞赏美方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反对“西藏独立”的立场,希望美方理解和尊重中方在涉藏问题上的关切。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希望美方理解和支持中方为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所采取的措施,不允许“东突”分裂势力利用美国领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说明中美关系虽历经曲折的,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②在中美关系中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的对立,但中美双方都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所以中美关系虽历经曲折的,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

(2)①中国主张中美两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重要责任,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在台湾、涉藏、涉疆等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坚决捍卫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回顾四十年的中美经贸合作,中美经贸在不同时期会出现新矛盾,并与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但双方关系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大方向。这是因为,在战略层面,双方意识到“和则双利,斗则俱伤”,都在力图避免贸易战;从战术层面,双方建立了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内的一系列经贸磋商与对话机制,可以化解分歧发挥建设性作用。事实表明,只要中美双方从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以前瞻性的眼光和行动来增加共识、化解分歧,扩大务实合作,在造福两国民众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中美双方应如何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迈进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力量对比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转化,国际秩序的变革也在“提速”,中美关系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大战旗鼓的表示要“重返”亚洲,推动战略重心东移,将“太平洋世纪”打造为“美国的世纪”, 并日益明显的将中国作为主要防范对象。对此,中方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美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应增进战略互信,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注: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

(1)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在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我国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中美双方应正视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全面分析并解决矛盾,推动双方关系发展。②创造必要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中美双方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建立多种磋商、对话机制来化解分歧,促使中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美双方应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找到具体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深化双方合作。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美双方合作发展是主流,分歧是支流,双方应从中美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增进共识、化解分歧,扩大务实合作。

(2)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综合国力是维护我国核心利益的根本保障。②履行对外职能,在国际交往中切实保障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③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④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应对世界危机,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维护自身安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的召开不是一帆风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锋相对,双方壁垒分明。中方表示,中国已经在减排上作出了很大努力,中国的行动目标不逊色于任何发达国家,并且中国自主作出的承诺,都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接受任何强制性的减排承诺。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利益相同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既有相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的对立,所以才会出现在合作中又针锋相对,壁垒分明。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任何外来的压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的上述做法既维护了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又有利于促进世界的长远发展。

③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在减排问题上的努力承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也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倡导不欺寡,不凌弱,从而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新中国的成立和非洲国家的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的新纪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非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中国和非洲的发展振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进入新世纪,中非贸易发展迅速。

材料二:2009年2月10日一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亚非5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巩固友谊,深化合作,同迎挑战,共谋发展,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友好合作之旅。结合材料,说明中非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体现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同迎挑战,共谋发展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3)体现了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中非友好合作能促进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4)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中非关系有利于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5)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对外职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奉行和平外交,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对外职能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如下资料: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大事记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世界各国、联合国、中国是怎样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矛盾。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矛盾。②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③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由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决定的,这既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是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3)①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②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9月1日,商讨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提出了4点主张: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这符合利比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

正确答案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政府提出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就是尊重他国主权的表现。(2分)②积极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应该坚持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2分)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2分)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顺应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的主张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基本准则。(2分)(回答任意4点给满分)

试题分析: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体现了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是尊重他国主权的表现。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体现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是顺应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体现,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倡导文明宽容,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中国将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地区事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

结合材料回答

⑴弘扬丝路精神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内容?(9分)

⑵分析中国弘扬思路精神主张的政治意义。(5分)

正确答案

⑴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②“促进文明互鉴,倡导文明宽容”、“尊重道路选择”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2分)③“坚持合作共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2分)④“倡导对话和平”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3分)

⑵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在弘扬丝路精神上的主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有利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1分)

试题分析:(1)该题不仅要熟练掌握和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还要对材料中弘扬丝路精神的具体做法准确分析解读,抓住关键字眼对应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逐一分析回答。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方面回答。

(2)该题要多角度思考,从多个方面分析我国弘扬思路精神主张的政治意义。我国弘扬丝路精神,符合时代发展主题,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12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一份《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暗示将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中国、印度等亚洲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已经注定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未来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材料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2月访美期间指出,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希望美方找准与亚洲国家的利益契合点,也希望美方尊重中方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关切。中美应在亚太实现良好互动,共同促进亚洲地区和平、发展与合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获得更多的国家利益,为了遏制中国等国的崛起,必然会把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2分)

(2)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分)

本题以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一问:材料中由于亚洲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已经注定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未来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太国家利益才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第二问: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内涵,外交政策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原因:时代主题,国家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呼吁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他说:“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提出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是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的要求,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如何,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能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④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提出的这一主张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破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近期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卖力和影响,频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对此,我国政府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国家。但是,这种责任绝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启动“低碳产业新引擎”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②有利于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资源能源的轨道上来,以应对能源紧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不利局面。

(2)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对外活动都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③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面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做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④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做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

下一知识点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走近国际社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