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能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事例一: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争端,台海两岸关系无不有着美国的身影与“关照”。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反对干涉,寸土不让。

事例二:6月7-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就管控两国分歧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事例三:二战后,美国主导日本宪法修订。现在日本安倍政府积极寻求突破现行宪法,致使奥巴马政府非常妨碍,貌合神离的美日关系何去何从仍是未知数。

(1)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上述事例反映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4分)

(2)事例一与事例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6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国家间冲突的根源,美日之间、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分歧都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2分)

②坚定维护我国的利益是完全正当、正义的。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台湾涉及我国的安全利益,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关乎我国的主权与核心利益。(2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答出三点给6分)

试题分析:第一问明确指出了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回答政治原理,学生要分析材料,总结原理。三个事例分别涉及中日、中美、美日关系,展现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分歧,这些复杂多变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在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台湾问题上的态度,表明了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第二问,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包括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准则,还可以回答我国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点评:该题以较为敏感的国际关系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根据问题指明的原理范围,结合对材料内容的解读具体回答,材料内容很容易理解,蕴含的道理要对应回答。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体现,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2011年10月27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欧盟表示,希望寻求中国的支持,解决欧元区债务问题。中国政府表示,本着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金融等领域合作,扩大双边贸易投资;愿意与欧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推进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解读我国处理“欧债危机”的立场与态度。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与欧盟的有效合作,说明中欧双方存在着共同利益。(3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加强与欧盟的有效合作,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进中欧共同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2分)

(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愿意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体现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与欧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推进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5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以来,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变得日益强硬,南海主权争议升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越南船只在中国南海领域又与中国船只发生摩擦。6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回应越南6月13日在南海举行实弹军演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也是本地区有关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

材料二 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两国外长在越南河内的会晤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时隐时现的周边摩擦,我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20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15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当今时代潮流作出的必然选择。③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⑤走和平发展道路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点4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方在南海争端的表态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5分)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有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管辖的权利,在中国管辖的海域,未经我国政府批准,外国公司无权开采我国的资源。(5分)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中方表态是基于我国外交政策作出的正确决策。(5分)

本题以南海等主权争议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是原因类试题,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涉及的知识点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第(2)问是限制类说明题,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国际社会的知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1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巴黎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胡锦涛指出,今年是中法关系继往开来的一年。两国首次实现元首和议长年内互访,体现了双方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中方希望赋予中法关系新的内涵,发展互信互利、成熟稳定、面向全球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发展新形势下平等大国伙伴关系发挥积极影响。萨科齐表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发展很好。法国始终支持解决欧盟对华军售禁运。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法方愿同中国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合作。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进一步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试结合国际关系知识谈谈积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国际关系主要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事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积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时代的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符合包括中法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积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中法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强两国的综合国力。积极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际新秩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黑瞎子岛,是中俄全长4300多公里边界线唯一一块尚未最终完成勘界立桩的地方。这块中国版图上的“鸡冠”,至今已离开祖国将近八十年。 “黑瞎子”何时回家,一直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材料二:1929年黑瞎子岛被苏联占据,从1964年开始谈判之后,中国就提出了要恢复对黑瞎子岛的主权要求。1991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协定》,2004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至此两国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中俄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解决是双方本着和平对话、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精神、历经多年谈判的结果。黑瞎子岛部分回归是中俄友好、和平解决领土纷争的一个成功案例,“一岛两国”模式为21世纪的现代中国解决外交和领土争端提供一种新思路。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黑瞎子”何时回家,为什么“一直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俄两国本着协商精神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的特征,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黑瞎子岛”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问题。

(2)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解决中俄边界问题有助于中俄关系的稳定,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努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界问题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反映,是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

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相结合,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请分别按成员性质、地理范围和职能范围说明APEC是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6分)

(2)请简要说明中国与APEC的关系。(2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10分)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9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的核心利益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必须坚决维护。(6分)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4分)

(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别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6分)绝不会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3分)

本题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家利益知识的理解。

(1)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原因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的性质等方面结合回答。(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可以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履行义务等方面加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是甲午年,也是甲午战争120周年。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2014年3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多个场合阐述中方对当前钓鱼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政策主张。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要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好两国间存在的敏感问题。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统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窃取中国钓鱼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以实际行动,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结合材料说明,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12分)

正确答案

①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3分)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应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体现了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3分)。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的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2分)④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但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定会坚持立场,寸土不让。(4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结合材料,选准角度,联系知识,可从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内容,如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相关知识考虑。

下一知识点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走近国际社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