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
- 共66题
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问题。
(1)A 属于 (山区、平原)
(2)一般情况下,A 区需从C 区调入 等农产品,而C 区需从A 区调入 产品。出现这种商品流通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 、C 两地区中,商业网点密度大的是 ,主要是因为 。
(4)比较B 、C 两地居民区分布特点的差异。 。
(5)商业点B 布局遵循 最优原则,D 布局遵循 最优原则。
(6)规划从居民点A 到商业点B 之间修一条公路,P 、Q 两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正确答案
(1)山区
(2)粮食、棉花;林、牧;自然环境不同
(3)C ;平原比山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4)B 区沿河流分布,C 区沿公路分布。
(5)市场;交通
(6)P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主城区的城市道路网类型和城市外部空间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评价主城区对外交通运输线(高速公路、铁路)布局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该市A、B两处布局港口和旅游度假区,请提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该市①、②、③、④选择一处布局化工区,请你给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道路网类型: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城市形态:分散型。
(2)对外交通运输线布局应以不干扰市区交通为原则高速公路布局合理目前铁路对主城区市内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干扰。
(3)A处为旅游度假区该处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B处为港口,该处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航行条件好;发展空间大;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建设港口。
(4)④处,附近有盐场,接近原料地;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给居民区带来空气污染较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这也是中国首次承办世博会。地点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过去该地区黄浦江两岸都是生产岸线,分布着工厂,码头、仓库,老百姓近不了水,到不了江边。
材料二:
上海市示意图(图甲)和上海世博园示意图(图乙)。
(1)上海的城市空间形态呈__________型,在图中的卫星城中最适宜发展冶金工业和货物中转储存的是
________。
(2)上海世博会选址跨越浦东和浦西的滨水区,主要理由是____。(填字母)
A.促进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共同发展
B.邻近现代农业基地,便于提供粮食、蔬菜
C.毗邻工业园区,便于提供建筑、钢铁材料
D.带动城区改造,促进该区域城市功能转换
(3)简述上海成为我国首个承办世博会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世博园区的选址和建造中,较好地融合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分析世博园的修建对上海市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星座;宝山
(2)AD
(3)经济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我国人才高地,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的扶持。
(4)工厂搬迁,污染减少,环境改善;增加市民新的旅游休憩地。
分析“某城区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可能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规划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最可能是_______厂,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偏东风(或东风、东南风、南风)
(2)工业位于城市郊区保护城市生活环境,郊区地价低廉;工业位于交通线沿线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3)钢铁接近煤铁资源,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处于城市的下风向
(4)不合理;不符合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不是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处)
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甲)。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乙)。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
(2)增加;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3)原料;煤炭开采业
(4)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5)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 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 (选择填空)。
(3)d城市坐落在 (地形区)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 。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原因是 。
(5)河流Ⅰ的上游以 作用为主,下游以 作用为主。
正确答案
(10分)
(1)褶皱山 断块山
(2)② C
(3)沿海平原 bcd
(4)b b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且有便利的交通
(5)侵蚀 沉积
试题分析:
第(1)题,本题考查山岳的成因与类型。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褶皱山、断块山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第(2)题,本题考查山地对交通线的影响。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②,理由是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第(3)题,由图可知:d城市坐落在沿海平原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bcd,是因为b镇到d城市的公路绕道c镇可尽可能多连接居民点,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4)题,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其原因是b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且有便利的交通。
第(5)题,受地形的影响,河流Ⅰ的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
点评:山岳地区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就要求线路迂回曲折,因此其弯曲度和总长度都要大于同直线距离的平原地区的公路。山区公路绕道城镇(聚落)的主要原因是尽可能多连接居民点,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山地对交通线的影响:
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能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正确答案
对
试题分析:城市的建设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会受到本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体系就是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故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城市建设的因素。
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格限填一个)。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3)丘陵地区如植被被破坏,将导致_______________,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_________带,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自然带名称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
认为_______处作为选址更合理。
正确答案
(1)B
(2)依次为:⑤②①
(3)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4)暖温;两年三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B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城市的空间形态各有特点。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成都和兰州城市平面示意图",图丙为"某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成都与兰州的城市交通网络分别为__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__式,城市空间形态分别呈____________状和____________状。
(2)与成都相比,图丙所示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____________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3)图丙所示①~⑤处中,高层次零售商业中心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处,其原因是该处有利于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方格—环形—放射;方格棋盘;集中团块;条带
(2)城市交通;
(3)③;出售多种类、高档次和选择度大的商品
读下面西北某城镇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该城镇常年盛行____风,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每个小区有无商业中心_______,试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镇河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处与B处的林带所起的功能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该城镇拟建一甲醇厂,请从厂址①和②选出你认为较合适的,并说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偏东;该城镇规划有两个大区,工业区和居民住宅区,而且工业区在西,居民住宅区在东,后者应布局在上风向。
(2)有;因为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小区有面向居民生活的商业小区。
(3)冰雪融水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城镇位于新疆东部在戈壁滩上的一座城镇,四周为戈壁,其北部应为天山,故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为来自天山上的冰雪融水。
(4)A处林带的功能主要是防风;B 处则起隔离带的作用。
(5)建在①处,因为①处在该河流的下游地区,而②处在河流的上游地区,且靠近葡萄酒厂,易污染该区环境。
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文化设施的分级与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以学校为例,中学属于城市级和居住区级项目,其服务半径可控制在1000米之内。小学属于综合小区级项目,相邻社区的学生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宜,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读图及所给材料回答(1)——(2)题。
(1)1—4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文化设施,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
A、1一幼儿园,2一中学,3一小学,4一医院
B、1一幼儿园,2一小学,3一中学,4一医院
C、1一幼儿园,2一小学,3一医院,4一中学
D、1一医院,2一幼儿园,3一小学,4一中学
(2)文化设施的布局不受服务半径影响的是
[ ]
正确答案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50m,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形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2)城镇与山顶的温差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甲处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城镇多洪涝灾害,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甲处城镇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平原;丘陵
(2)1.2~1.8℃
(3)有利条件:靠近矿产地(附近有铜矿);靠近河流,方便工业用水;位于河流下游,不易污染城市水源。(两点即可)不利条件:处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工厂污染物影响城区环境。
(4)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汛期同时来水;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地势低平,水流流速较慢;无天然湖泊或水库对河流水量进行调节。(4点即可)
(5)此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拥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源;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为城镇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也便于城镇建设。
下图是扬州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区下水道改造前后的管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污水处理方式影响了水循环的____ A、下渗环节B、蒸发环节C、地下径流环节D、地表径流环节
(2)乙图与甲图的区别在于________。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学习小组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区下水道问题的探讨。假设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请补充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4)请你从资源化角度谈谈图示管道改造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上,简述城市管道改造对南水北调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节约资源
(3)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搜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4)可将雨水收集,实现资源化,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作盥洗用水等。(两点即可)
(5)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
下图是天津市五大片新建住宅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因素考虑,这五片安居工程选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新建居住区除大多房屋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条件优越外,当地政府还推出了一些廉价租房。从社会因素分析,这些安居工程的建设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这些安居工程配套建设的还应有________区的布局与建设。
(4)你认为在这五片居民区当中地价更高一些的两个居民区是____________和梅江居住区,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处在市区外围,地价相对较低。
(2)大多房屋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条件优越,说明天津居民收入水平较高,需求水平较高。政府又推出一些廉价租房,说明居民收入又存在差异性。
(3)商业
(4)花苑居住区;两处居住区附近有公园绿地和水面,环境优越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_________。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A、B、C、D区域中的_____区。但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搬迁难度大,现又准备对C区街道进行改造,则应重点拓宽走向的街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集中紧凑式;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2)D;西北—东南顺着东南季风方向,能加快来自东南面化工区大气污染物质的扩散,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能保证街道两侧建筑物有较好的光照条件
(3)地处长江三角洲,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