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的账户设置
- 共1101题
某工业企业2009年取得销售货物收入1200万元,在扣除了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以后,企业实现利润200万元,并据此申报纳税。年末企业聘请的注册税务师审查纳税申报表并结合查账发现以下情况:
1.审核“财务费用”账户,发现企业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总额为95万元,其中:建造的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投产后发生的贷款利息支出为65万元,对外投资借款的利息支出30万元;
2.审核“管理费用”账户,发现本年度的“三新”研究开发费用为45万元,已计入费用,企业未按国家的优惠政策计算当期的应税所得额;
3.审核“在建工程”账户,发现年底新建一条生产线并投入试运行,其问取得产品销售收入50万元(不含增值税),产品销售成本35万元,已冲减工程成本;
4.审核“资本公积”账户,发现年初受赠的一台价值40万元的新设备(不考虑增值税),全额计入“资本公积”账户;
5.审核“销售费用”,发现实际发生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40万元,相应的备查账载明:上年未扣除完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万元;
6.审核“其他应付款”账户时发现,9月份没收出租包装物押金50000元,在“包装物”科目中核算,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批包装物的成本为32000元:
7.审核“应付账款”账户,发现企业已经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45000元,未作任何处理。
请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25%)
正确答案
(1) 对外投资借款的利息支出30万元,可以从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企业在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但为对外投资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税前扣除。
(2) 本年度的“三新”研究开发费用加讣扣除额45×50%=22.5(万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2.5万元。
(3) 新建一条生产线并投入试运行,其问取得产品销售收入50万元(不含增值税),产品销僻成本35万元,不得冲减工程成本,应训增所得额15万元。
(4) 年初受赠的一台价值40万元的新设备,应计入当年应税所得,故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
(5) 营业收入=1200+5÷(1+17%)=1204.27(万元),试运行收入会计上冲减工程成本,税法上不得冲减成本,这是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扣除限额=1204.27×15%=180.64(万元)
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40万元据实扣除;上年未扣除完的广告赞和业务宣传费2万元,可结转本年度补扣。
(6) 没收出租包装物押金50000元,换算不含税价格缴纳增值税后,再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0-45×50%+(50-35)+40+[5÷(1+17%)-3.2]+4.5=238.07(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238.07×25%=59.5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应收票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应收票据”都属于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
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的是______。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委托加工物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考点] 资产负债表编制
[解析] 固定资产项目,是根据“固定资产”扣除“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是根据“无形资产”扣除“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净额填列。故选AB。
下列属于双重性账户的有( )。
A.应付账款
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C.其他应收款
D.待处理财产损溢
E.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解析] 所谓双重性账户,是指既可以用来核算资产、费用,又可以用来核算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账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待处理财产损溢”、“投资收益”等账户,都属于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对于双重性账户,应根据其余额的方向来判断账户余额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
某企业有关固定资产业务资料如下:
(1)2002年9月19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35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75万元。
(2)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45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75万元,原材料的原进项税额为12.7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62.5万元。
(3)该生产线于2002年12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75万元。
(4)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03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25万元。
(5)2006年12月31日对生产线的一部电机进行更换,旧电机未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但已知旧电机原价为50万元。
(6)2007年1月1日购入新电机的含税价款为80万元,安装费用为0.6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7)2007年3月10日新电机更换完毕,并交付使用。该企业对后新电机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6年,预计净残值为49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计算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该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06年12月31日转销旧电机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7年1月1日购入新电机、安装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7年1月30日新电机更换完毕的会计分录。
(8)计算2007年更换新电机生产线的折旧额。(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975
累计折日 3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5
贷:固定资产 1350
借:在建工程 450
贷:52程物资 450
借:在建工程 87.75
贷:原材料 75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75
借:在建工程 62.5
贷:应付职工薪酬 62.5
改扩建后“在建工程”账户的金额=975+450+87.75+62.5=1575万元
借:固定资产 1575
贷:在建工程 1575
(2)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3年和2004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每年计提折旧=(1575-75)÷10=150(万元)
(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0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75-150×2=127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035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1275-1035=2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4)计算该生产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每年计提折113=(1035-75)÷8=120万元
(5)编制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
200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150×2+120×2=540(万元)
200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75-540-240=795(万元)
借:在建工程 795
累计折旧 54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40
贷:固定资产 1575
(6)编制2006年12月31[3转销旧电机的会计分录。
转销旧电机的账面价值=50-540×47.25/1575-240×50/1575=26.6(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26.6
贷:在建工程 26.6
(7)编制2007年1月1 13购人新电机、安装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80
贷:银行存款 80
借:在建工程 0.6
贷:银行存款 0.6
(8)编制2007年1月30日新电机更换完毕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849
贷:在建工程 849
(9)计算2007年更换新电机生产线的折旧额。
折旧额:(849-49)÷16×9/12337.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