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气的性质
- 共2347题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们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了次氟酸(HFO),对次氟酸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充分的重视。
(1)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A.0价 B.-1价 C.-2价 D.+2价
(2)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两种溶质,其中B可用于雕刻玻璃。则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HFO+H2O====HF+H2O2
本题考查氟的结构与性质的特殊性。表面上看,次氟酸(HFO)的组成与次氯酸(HClO)相似,但由于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所以氟元素在氟酸中不显正价,而是显-1价,由于次氟酸中显-1价,其实际组成为,因此HFO与水反应时,-1价的氟与水中H+结合生成HF,另一部分则与水中的OH-结合为HO—OH,即H2O2。
(10分)漂白粉在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2003年抗“非典”期间,各商场漂白粉及其他漂白产品曾一度脱销。
(1)用Cl2和石灰乳制作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
其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填名称)
(2)用Cl2和石灰乳制作漂白粉的目的是 ( )
(3)瓶装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
①
②
正确答案
(1)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这氯酸钙
(2)A
(3)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略
(7分)欲用实验方法证明KClO3中含有氯元素,可先取适量KClO3及少量 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再溶于适量蒸馏水并过滤,最后取滤液少许,滴加 溶液和 ,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KClO3中含Cl元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MnO2;AgNO3;稀HNO3 2KClO32KCl+3O2↑ KCl+AgNO3=AgCl↓+KNO3
略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反应完全后,将溶液蒸发至干,可得固体物质58.5 g,则原混合溶液中含Na+_______mol,含NaBr________g。
正确答案
1 51.5
通入足量的Cl2,发生2NaBr+Cl2====2NaCl+Br2。加热蒸发后,溴挥发,剩余固体物质为NaCl。58.5 g NaCl即1 mol。根据钠元素守恒,故原混合溶液中n(Na+)="1" mol,又知NaBr和NaCl是等物质的量,故
n(NaBr)="0.5" mol,m(NaBr)="103" g·mol-1×0.5 mol="51.5" g。
(12分)为研究温度对Cl2与KOH反应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在蒸馏烧瓶中装入足量MnO2,分液漏斗中装足量浓盐酸,大试管A中装4mol/LKOH溶液15mL,并置于75℃水浴中,大试管B中装02mol/LKOH溶液,并置于冰水中,C中装NaOH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浴加热有什么优点?
(2)如何判断A中已经反应完全?
(3)分离A中生成的两种盐,检测发现其中KCl为005mol(不考虑HCl挥发),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分离B中生成的两种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离子方程式。
(5)试管B要置于冰水中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6)图一中,分液漏斗下端连接玻璃管并伸入液面下,其作用是什么?可以用图二代替吗?。
图一 图二
正确答案
(1)受热均匀,易控制温度
(2)试管A中溶液呈黄色;溶液中出现大量小气泡;试管A内溶液的上部充满黄绿色气体(任何一种均可)
(3)3Cl2+6KOH=5KCl+KClO3+3H2O
(4)Cl2+2OH-Cl-+ClO-+H2O
(5)AD
(6)便于分液漏斗中的盐酸能顺利流入烧瓶中。可以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