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列选项哪个不能体现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表述完整的是

[ ]

A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

C世界多极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D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新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