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材料二:参加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方针:“一边倒”。目的: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中苏两国人民团结友谊。

特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打破了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变化: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

(4)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认识: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核心;外交政策应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成果: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影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中国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用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 ‘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一边倒。

(2)由仇视到友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

(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综合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2010年9月18日全国各地纪念“九一八”79周年

勿忘“九一八”

9月18日,沈阳市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前撞响警世钟,并在全市拉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79周年,警醒人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当天南京、重庆、哈尔滨等全国各大城市的民众纷纷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纪念。

材料二 2010年9月25日1时12分中国被扣船长打着V字手势回国(下图),激动地表示:感谢祖国和人民,抗议日方非法抓扣。

詹其雄登机打出胜利手势

9月25日凌晨,被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安全返抵福州。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政跃、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到机场迎接。

凌晨4时,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缓缓降落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停机坪。舱门打开,詹其雄快步走下飞机,与手捧鲜花等候在机场的亲属紧紧拥抱在一起。由外交部和农业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机返回。

历尽艰难、终于返回祖国怀抱的詹其雄激动地说:“这次能够平安回来,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诩祖国人民对我的关心。”

“日方抓扣我是非法的。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我坚决支持政府的立场。”詹其雄说。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4日答记者问时重申,日方对中方船长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所谓“司法程序”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请回答:

(1)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并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它给中国社会和当时的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警钟长呜勿忘“九一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观察当今运动的历史,日舰冲撞中国渔船是怎么一回事?钓鱼岛问题又是怎么一回事?你对中国船长詹其雄所为有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有哪几件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今中日两国的明智国人应该铭记?我们勿忘“九一八”的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日本军国主义长期蓄谋已久由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六年随后发动了八年侵华战争;形成了“二战”前亚洲战争的策源地。勿忘国耻,勿忘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侵略。

(2)2010年9月7日13时,日本巡逻船22名海上保安官率船冲撞我在钓鱼岛捕鱼的“闽晋渔5179”号小渔船,并所谓“执法”逮捕我15名渔民。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詹其雄所率渔船在中国海域捕鱼符合《国际海洋法》。日方是蓄意挑起事端,詹船长所为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3)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侵华战争;1949年至1972年13年的绝交;近年来的东海海域之争。勿忘历史,吸取教训:把握现实,创造未来。

下一知识点 : 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