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牟安世说:“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

姜铎是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在1961年曾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966年6月,姜铎出差后回到上海,发现迎接他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他被打成“走资派”的帮凶和狗腿子。八、九月间,上海的“批斗风”已十分盛行,他被装上大卡车,戴着高帽子,开到马路上进行游斗。

——《看历史》2010.11

材料三 1979年《历史研究》连续发表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文章若干篇,反响强烈,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论证分为甲、乙两方。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积极和消极、进步与反动的两点论;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列,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三大进步运动。”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潮下,这次新的论争,乙方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而且全国关于洋务运动的学术会议越来越多。

——《看历史》2010.11

(1)概括材料一中两人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姜铎为什么被“批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对洋务运动出现不同的诠释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牟安世:洋务运动是一个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对外依靠外国侵略者的反动运动。姜铎:积极:改变着中国原有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成效不显著。

(2)“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姜铎给予地主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以积极评价,于是遭到“批斗”。

(3)变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呈现多元化。原因:改革开放后重新提倡“双百”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改变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4)历史评价受到政党利益、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时代因素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 出重要一步,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探究过“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材料二 六百多年前,万户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点燃……这位粉身碎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万户”。

材料三

材料四 2007年,日本的“月神号”和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美国“月球探测轨道器”和印度“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0年美国的月球软着 陆器、2012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1)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就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对“天”的认识;在欧洲,14-17世纪,人们也开始对传统的“天”的观点进行猛烈地抨击。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上述两种情况出现的共同原因。

                                                                                                                                                                

(2)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辉煌。举出春秋时期到东汉末年,我国天文学领域领先世界的四项成就。

                                                                                                                                                                

(3)20世纪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滞后”的原因。

                                                                                                                                                                

(4)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1)史实: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认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的桎梏。共同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唯心主义思想斗争的结果。

(2)春秋时期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西汉时期有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3)中国长期遭受战争创伤;航天技术基础极为薄弱;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

(4)原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竞争的促进;政府的重视;等等。

下一知识点 : 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的文学艺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2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