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零售业郊区化是( )时候以后逐步发展的。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试题解析] 零售业郊区化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的。首先,大量居民郊区化,使得人们的购买力大规模外移;第二,城市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轿车的普及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流动性;第三,人们购物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一次大量购物,并要求将购物和其他社会活动,如娱乐、交往等结合起来,以上三个因素的直接结果就是郊区大规模商场的建立。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市区各类职能部门迁往郊区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事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工业
B.工业、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
C.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工业
D.工业、事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试题解析]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 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郊区化的连锁反应。首先迁往郊区的是商业服务部门,超级市场、巨型市场,购物中心纷纷出现,其后外迁的是事务部门,最后外迁的是工业。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零售业郊区化是( )时候以后逐步发展的。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试题解析] 零售业郊区化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的。首先,大量居民郊区化,使得人们的购买力大规模外移;第二,城市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轿车的普及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流动性;第三,人们购物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一次大量购物,并要求将购物和其他社会活动,如娱乐、交往等结合起来,以上三个因素的直接结果就是郊区大规模商场的建立。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面关于“推拉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B.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推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拉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C.“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
D.推拉说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没有意义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试题解析] 所谓“推拉说”, 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团、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这种推拉说,主要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同样有其意义,只是移动的方向和主体位置发生变换,“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而优美的环境和低价的土地成为城市人口迁往农村的“拉力”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对于郊区化而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郊区化意味着城市的离心扩散,使郊区被城市化了
B.郊区化意味着城市功能向郊区功能的转化
C.郊区化是城市要素由内向外的一种离心迁移过程
D.郊区化意味着城市中心区的衰落,即城市被郊区化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郊区化是人口、工业、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的一个过程。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城市中心区的衰落,而是城市的扩张方式转向了低密度的扩张。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市区各类职能部门迁往郊区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事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工业
B.工业、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
C.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工业
D.工业、事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郊区化的连锁反应。首先迁往郊区的是商业服务部门,超级市场、巨型市场、购物中心纷纷出现,其后外迁的是事务部门,最后外迁的是工业。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 )。

A.郊区化
B.逆城市化
C.乡村化
D.反城市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城市化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中,( )是指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来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市。

A.再城镇化阶段
B.逆城镇化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集聚城镇化阶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点是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中再城镇化阶段的主要定义。
重点掌握依据时间序列,城镇化进程一般分为的四个基本阶段。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从古代拥有明确空间限定,到现代成为一种( )的地域,再到西方国家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再到现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城市传统的功能、社会、文化、景观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A.标志性
B.职能性
C.功能性
D.规模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同性明显
B.改革开放后,郊区化在中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C.近20年来,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区走向衰败
D.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动力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带有一定的同质性色彩。改革开放后,郊区化在中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中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雏形的基础上,一些城市的CBD获得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正遵循一条定律,即中国城市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同质性社会空间结构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异质性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