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共15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在世界庆祝二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英国《卫报》发表评论说:“如果不是中国牺牲二千万人的代价,在亚洲战场拖住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如果侵占控制了中国后,就会转而进攻苏联后方,或者进一步进入太平洋地区,否则历史将会重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抗日战争中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 000多人次。
材料三 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到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应明白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
材料四 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厦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左右航程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趋势: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说明: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表现: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史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障碍: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国际反华势力。
(4)变化: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答:
(1)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原则是什么?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举近代史两例说明台湾被割让和收回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国家统一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1895年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障碍: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3)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19世纪90年代的甲午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侵华战争是日本一贯所奉行的哪一侵略政策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侵略战争中均发生了日军屠城暴行,请分别列举典型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侵华战争不同的结局,对中国台湾省的命运、民族意识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政策。为垄断资本获取原料和市场。
(2)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3)甲午中日战争:台湾被日本割占,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抗日战争:台湾光复;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