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点燃时与足量的B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C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AB2的结构式为______.

(3)C2D的电子式:______.

(4)写出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则A、B处于同一周期,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则A有2个电子层,L层电子数为4,故A为碳元素;C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则C为钠元素;C的单质在点燃时与足量的B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则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

(1)钠离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最外层有8个电子,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CO2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O═C=O.

故答案为:O═C=O.

(3)C2D是硫化钠,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硫化钠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4)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硫元素,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O4、Na2SO3

故答案为:Na2SO4、Na2SO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短周期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同主族,B、C、D三种元素原子形成的金属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B、C、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A、B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W,W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W的电子式______,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以C、D两元素的单质作为电极①以A、E组成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______(填元素名称),正极反应式是______. ②以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______(填元素名称),负极反应式是______.

(3)已知C单质与E单质可发生燃烧反应,以H2SO4作为电解质溶液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式是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知:A,B,C,D,E依次为:氢、钠、镁、铝、氯,

(1)因氢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Na+和H-构成,所以NaH的电子式为:Na+[:H]-,氢化钠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NaH+H2O=NaOH+H2↑;

(2)镁、铝和盐酸形成原电池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镁和盐酸的反应,所以镁作负极,金属铝作正极,正极是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原电池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金属镁作正极,电池总反应和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相同: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是:2Al+8OH--6e-=2AlO2-+4H2O,

故答案为:镁;2H++2e-=H2↑;铝;2Al+8OH--6e-=2AlO2-+4H2O.

(3)燃料电池工作时,镁失电子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氯气得电子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Cl2+2e-═2Cl-,电解质溶液是H2SO4,故答案为:Mg-2e-═Mg2+;Cl2+2e-═2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一种单质硬度很大,C燃烧时使火焰呈现黄色,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E,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E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4)9克A单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1L 1mol/L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5)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正确答案

(1)C燃烧时使火焰呈现黄色.则C为Na;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E,则B为O、E为Na2O2、D为S;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一种单质硬度很大,则A为C.

故答案为:碳,氧,钠,硫;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3)硫元素在第三周期,ⅥA主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 第VIA族;

(4)9g碳完全燃烧生成0.75mol二氧化碳,通入含1mol氢氧化钠的溶液中,0.5molCO2与NaOH反应生成0.5molNa2CO3,剩余0.25molCO2与0.25molNa2CO3反应生成0.5molNaHCO3,故答案为:0.25molNa2CO3 0.5molNaHCO3

(5)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质量数为197),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他还发现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笔直地弹了回来。

(1)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

(2)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请用" "划出,并在下方加以改正。

(3)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9;118

(2)一切             不可分割                        实心球

         有些                可分               由质子、中子等构成 

(3)①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极小、极密实的核;

②原子核占有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

③原子核被一个体积很大几乎什么也没有的核外空间包围着;

④原子核外空间里极稀疏地散布着电子,其总电荷数恰好等于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是最外层为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晶体,该晶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写出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2)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 的晶体名称为______.

(3)请写出与A2C和BA3分子中电子数相同,且仍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粒的符号(举两例)______、______.

(4)写出由B、C元素组成且元素原子质量比为B:C=7:12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正确答案

A是最外层为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应为H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应为O元素,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应为Na2O2,则D为Na元素,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则B应为N元素,则

(1)B应为N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的化合物为NH4NO3,名称为硝酸铵,故答案为:硝酸铵;

(3)A2C和BA3分子分别为H2O、NH3,都含有10个电子,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粒有OH-、NH4+、H3O+等,故答案为:OH-、NH4+

(4)B为N元素,C为O元素,已知:m(N):m(O)=7:12,则n(N):n(O)==2:3,则化学式为N2O3,故答案为:N2O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D>A>B>C,且A、B、D、E同周期,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多1,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E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据此填空:

(1)指出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字母序号)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熔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置换能力的强弱

(3)C、D、E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填写化学式)

正确答案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D>A>B>C,根据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为Si元素,A、C同主族,则C为C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多1,则B为Al元素;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应为S元素,E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应为Cl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i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最低负化合价为-4,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SiH4

(2)S和Cl在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Cl>S;

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应从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等角度比较,不能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故选CD,

故答案为:Cl;CD;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则酸性:HClO4>H2SO4>H2CO3

故答案为:HClO4>H2SO4>H2C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B、D属于同一主族,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

(3)自然界中B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制取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实验量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a克C单质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况,下同)体积为m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HCl溶液,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nL.则m:n=______.

正确答案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E为H元素;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C为Al;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D为C;B、D属于同一主族,则B为Si;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A为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则A为Cl,

(1)由上述推断可知,A为氯,B为硅,故答案为:氯;硅;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化合物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

故答案为:CH2═CH2

(3)工业上利用碳与二氧化硅来制取硅,反应为SiO2+2CSi+2CO↑,故答案为:SiO2+2CSi+2CO↑;

(4)实验室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Al与氧化铁恰好完全反应,则n(Al):n(Fe2O3)=2:1,第一份中2Al~3H2↑,第二份中2Fe~2H2↑,

则m:n=3:2,故答案为: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X、Y、Z、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X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Z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由X和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XR2的燃烧热是1075kj/mol,试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短周期元素,X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设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8-x=x,x=4,则X为C元素,根据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R为S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O元素,根据X、Y、Z、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Y为N元素,T是Cl元素,

(1)X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T是Cl元素,原子数序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在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Z和T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AlCl3易水解生成Al(OH)3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AlCl3+3H2OAl(OH)3+3HCl↑,故答案为:AlCl3+3H2OAl(OH)3+3HCl↑;

(3)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为NH3,NH3与H2O2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H2O+3H2O2=N2↑+8H2O,

故答案为:2NH3•H2O+3H2O2=N2↑+8H2O;

(4)由X和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为CS2,根据燃烧热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

故答案为: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Y和Z2Y2.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请回答: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X、Z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3)由W与X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填序号).

①与氢气反应  ②与氧气反应  ③与水反应      ④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4)W、X、Y组成的有机酸乙(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与W、X、Y、Z组成的无机物丙(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受热易分解)反应放出有气体产生,写出乙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判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不大于18;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W是氢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如果该元素的最外层是M层,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最外层30个电子,不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则,故错误,所以最外层是L层,L层上电子是K层的3倍,所以Y是氧元素;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所以X是碳元素;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Y和Z2Y2,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的短周期元素是钠,所以Z是钠元素.

(1)根据以上分析知,E是钠元素,钠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所以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 第Ⅰ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2)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N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X、Z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

故答案为:1:4;

(3)由H与C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甲为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具备烯烃的性质,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②乙烯能燃烧,所以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④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所以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故选①②③④;

(4)W、X、Y组成的有机酸乙(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乙是乙酸;W、X、Y、Z组成的无机物丙(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受热易分解)反应放出有气体产生,所以丙是碳酸氢钠,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所以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HCO3-═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CH3COOH+HCO3-═CH3COO-+C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前20号的A、B、C、D、E五种元素,相关信息于下表:

(1)B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CB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

(2)B、C、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

(4)E2D的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理由:______.

(5)已知:12.8g液态C2A4与足量A2O2反应生成C2和气态A2O,放出256.65kJ的热量.

A2O (l)═A2O (g)△H=+44kJ•mol-1

2A2O2 (l)═2A2O (l)+O2(g)△H=-196.4kJ•mol-1

则液态C2A4与足量O2反应生成C2和液态A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A是氢元素;B的2p轨道差一个电子为全满,则B为F元素; C的p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即为np3排布,又其氢化物溶解性为同族中最大,则C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则最高化合价为+6,最低化合价为-2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DO3,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令D的质子数为x,核内质子数等于其中子数,所以=40%,解得x=16,所以D为S元素;因E+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E为Na元素.

即A是氢元素;B为F元素;C为N元素;D为S元素;E为Na元素.

(1)B为F元素,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C为N元素,CB3为NF3属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1s22s22p5;分子晶体;

(2)B为F元素;C为N元素;D为S元素;电负性也指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F>N>S,所以B、C、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F>N>S,

故答案为:F;N;S;

(3)C的氢化物为NH3,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由于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因而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

(4)E2D为Na2S,Na2S为强碱弱酸盐,Na2S的水溶液中S2-离子水解S2-+H20⇌HS-+OH-,水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性; S2-+H2O⇌HS-+OH-

(5)已知:12.8g液态N2H4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N2和气态H2O,放出256.65kJ的热量,12.8g液态N2H4的物质的量为=0.4mol,

该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kJ/mol,

由于②H2O (l)═H2O (g)△H=+44kJ•mol-1

③2H2O2 (l)═2H2O (l)+O2(g)△H=-196.4kJ•mol-1

则液态N2H4与足量O2反应生成N2和液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4×②-③得:

N2H4(l)+O2(g)═N2(g)+2H2O(l)△H=-662.025 kJ•mol-1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H=-662.025 kJ•mol-1

下一知识点 : 化学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