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律
- 共62506题
C、O、Na、Al、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C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为______
(2)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3)①CaCO3和适量HCl溶液反应时,每产生4.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上述反应至无气泡逸出后,取适量残留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C段发生的反应:______
(4)氢气、氧气常用来作燃料电池,写出电解质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负极上的电极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族,14C可以测定文物年代,故答案为:二;IVA;14C;
(2)N3-、Al3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3- 大于Al3+,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氧气的氧化性大于硫单质,则O2-小于S2-;同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相同,故答案为:大于;小于;小于;等于;
(3)①每产生4.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 kJ,每产生4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10a kJ,热化学方程式为:CaCO3(s)+2HCl(aq)=CaCl2(aq)+H2O(l)+CO2(g)△H=-10a kJ/mol,故答案为:CaCO3(s)+2HCl(aq)=CaCl2(aq)+H2O(l)+CO2(g)△H=-10a kJ/mol;
②由图象可知BC段PH不变,则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4)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2+2OH--2e-═2H2O,故答案为:H2+2OH--2e-═2H2O.
解析
解:(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族,14C可以测定文物年代,故答案为:二;IVA;14C;
(2)N3-、Al3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3- 大于Al3+,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氧气的氧化性大于硫单质,则O2-小于S2-;同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相同,故答案为:大于;小于;小于;等于;
(3)①每产生4.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a kJ,每产生44g 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放热10a kJ,热化学方程式为:CaCO3(s)+2HCl(aq)=CaCl2(aq)+H2O(l)+CO2(g)△H=-10a kJ/mol,故答案为:CaCO3(s)+2HCl(aq)=CaCl2(aq)+H2O(l)+CO2(g)△H=-10a kJ/mol;
②由图象可知BC段PH不变,则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4)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2+2OH--2e-═2H2O,故答案为:H2+2OH--2e-═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各组中的微粒中:①H2O、H2O2、D2O;②H、D、T;③12C、13C;④金刚石、石墨;⑤正丁烷、异丁烷,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2)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B,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①B+Na→Na沉于底部,慢慢产生气泡
②B+CH3COOH有香味的产物
Ⅰ写出A的结构式______
Ⅱ含B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______
Ⅲ化合物B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②③
④
⑤
医疗用的消毒剂
2C2H5OH+2Na→2C2H5ONa+H2↑
解析
解:(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以上组合中只有②③互为同位素;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以上组合中只有④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以上组合中只有⑤中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②③;④;⑤;
(2)Ⅰ.由①和②知B为醇,那么A为乙烯,A的结构式,故答案为:
;
Ⅱ.体积分数为75%酒精的水溶液可以用作医用消毒剂,故答案为:医疗用的消毒剂;
Ⅲ.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方程式为:2C2H5OH+2Na→2C2H5ONa+H2↑,故答案为:2C2H5OH+2Na→2C2H5ONa+H2↑.
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有关他们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属于同一种物质
③富勒烯和足量氧气充分反应.最终产物不同
④富勒烯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
①④
解析
解:①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故①正确;
②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有不同的分子式,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一物质,故②错误;
③富勒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富勒烯和足量氧气充分反应.最终产物相同,故③错误;
④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富勒烯属于烯烃,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Se和
Se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e和
S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Se和
S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Se的质子数为34,
Se的质子数也为34,故C错误;
D.Se的中子数为78-34=44,
Se的中子数为80-34=46,故D错误;
故选B.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己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
属于2种原子,它们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金属铈可以和强酸HI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铈离子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可以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氧化性是Ce4+>Fe3+,所以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故C错误;
D.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电解池中在阴极是铈离子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在阴极获得铈,故D错误.
故选:A.
(2013春•临沂校级月考)(1)有:①168O、178O、188O ②H2、D2、T2 ③石墨、金刚石 ④11H、21H、31H四组微粒或物质,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用序号回答).
(2)36gH2O和60gD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中子个数之比为______;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
(3)RO3n-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168O、178O、188O、④11H、21H、31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④;
(2)36g H2O的物质的量n(H2O)==2mol,80g D2O的物质的量n(D2O)=
=3mol,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3mol=2:3,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2mol×8:3mol×(1×2+8)=8:15,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由2Na~2D2O~D2↑,2Na~2H2O~H2↑,则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3mol=2:3,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气体体积之比为2mol:3mol=2:3,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放出气体的质量之比是2mol×2g/mol:3mol×4g/mol=1:3,故答案为:2:3;8:15;1:3;
(3)R原子的质量数为A,设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为N,则R的质子数为A-N,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所以A-N+24+n=x,所以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N=A+n+24-x,故答案为:A+n+24-x.
解析
解:(1)①168O、178O、188O、④11H、21H、31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④;
(2)36g H2O的物质的量n(H2O)==2mol,80g D2O的物质的量n(D2O)=
=3mol,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3mol=2:3,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2mol×8:3mol×(1×2+8)=8:15,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由2Na~2D2O~D2↑,2Na~2H2O~H2↑,则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3mol=2:3,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气体体积之比为2mol:3mol=2:3,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放出气体的质量之比是2mol×2g/mol:3mol×4g/mol=1:3,故答案为:2:3;8:15;1:3;
(3)R原子的质量数为A,设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为N,则R的质子数为A-N,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所以A-N+24+n=x,所以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N=A+n+24-x,故答案为:A+n+24-x.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K和Ca是不同元素,所以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T2O与H2O是化合物不是元素,所以不是同位素,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
C、1940K和1939K的质子数都是19,1940K的中子数是21,1939K的中子数是20,所以1940K和1939K是同位素,故C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C.
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83209Bi和83210Bi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83209Bi和83210Bi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则两者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83209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83210Bi的中子数为210-83=127,故B错误;
C、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83209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83210Bi的中子数为210-83=127,两者的质子数都是83,中子数分别为126、127,故D错误;
故选A.
关于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富勒烯、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富勒烯、石墨是同素异形体,12C和14C都是碳原子,中子数不同,它们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
C.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甲烷是正四面体,⑤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
D.④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⑤是同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现有下列基本粒子:1H、2H、3H、1H+、234U、235U、238U、40K、40Ca、Cl2、14N、14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分属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种,属于铀元素的核素有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分别为______、______.
(2)质量数相等的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3)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17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__;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种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7
3
3
1H、2H、3H
234U、235U、238U
1H、1H+
40K、40Ca
14N、14C
18
7
解析
解:(1)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1H、2H、3H、1H+;234U、235U、238U;40K;40Ca;Cl2;14N;14C分别属于H;U;K;Ca;Cl;N;C7种元素,氢元素的核素有3种1H、2H、3H,1H、2H、3H互为同位素,234U、235U、238U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7;3;1H、2H、3H;234U、235U、238U;
(2)1H、1H+的质量数都是1,40K、40Ca的质量数都是40,14N、14C的质量数都是14,所以质量数相等的粒子为以上三组,
故答案为:1H、1H+;40K、40Ca;14N、14C;
(3)由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11H、12H、13H,在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同,则16O可分别与11H、12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7O可分别与11H、12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可分别与11H、12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不同,
则16O可分别与11H12H、12H13H、11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7O可分别与11H12H、12H13H、11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可分别与11H12H、12H13H、11H13H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所以共形成3×6=18种水,
因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16O与2个1H、16O与2个2H、16O与2个3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20、22;
17O与2个1H、17O与2个2H、17O与2个3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21、23;
18O与2个1H、18O与2个2H、18O与2个3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22、24;
16O与1H和2H、17O与1H和2H、18O与1H和2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20、21;
16O与1H和3H、17O与1H和3H、18O与1H和3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21、22;
16O与2H和3H、17O与2H和3H、18O与2H和3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22、23;
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种数为18、19、20、21、22、23、24,共7种,
故答案为:18;7.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