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和O所组成的11g水中所含中子数为6NA

BH2O和D2O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且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CO2O3互称为同位素

D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11g由H和O所组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中子数为:0.5×(10+2×1)×NA=6NA,故A正确;

B.H2O和D2O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B错误;

C.O2O3是氧元素的两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宏观方面来说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方面来说物质由粒子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e与Fe互为同位素

B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稳定性最差

D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Fe与F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纯净物是指一种物质组成的,从微观角度是只含一种分子,故B正确;

C.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H2O,因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也最高,故C错误;

D.46gNO2物质的量==1mol,含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46gN204物质的量==0.5mol,含原子数为0.5mol×6=3mol,所以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①Li ②N ③Na ④Mg ⑤Li ⑥C ⑦C60 ⑧CH3CH2OCH2CH3⑨石墨 ⑩CH3CH2CH2CH2OH 中:

(1)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填编号,下同)

(2)_____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____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4)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正确答案

解:(1)①36Li 和⑤37L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⑤;

(2)②714N和⑥614C质量数都为14,但两者质子数不同,故不能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②;⑥;

(3)③1123Na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23-11=12,④1224Mg的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24-12=12,故两者中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故不是同一种元素;

故答案为:③;④;

(4)⑦C60和⑨石墨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⑧CH3CH2OCH2CH3和⑩CH3CH2CH2CH2OH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⑦;⑨;⑧;⑩.

解析

解:(1)①36Li 和⑤37L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⑤;

(2)②714N和⑥614C质量数都为14,但两者质子数不同,故不能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②;⑥;

(3)③1123Na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23-11=12,④1224Mg的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24-12=12,故两者中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故不是同一种元素;

故答案为:③;④;

(4)⑦C60和⑨石墨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⑧CH3CH2OCH2CH3和⑩CH3CH2CH2CH2OH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⑦;⑨;⑧;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红磷与白磷

B正丁烷与异丁烷

C11H与21H

D金刚石与C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红磷与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不选;

B、正丁烷与异丁烷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不选;

C、11H与21H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选;

D、金刚石与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下列五组物质:A、O2和O3   B、   C、CH4与C7H16

D、CH3CH2CH2CH3 E、  与

(1)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

(4)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组两种物质实为同一物质.

正确答案

解:(1)35Cl和37Cl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B;

(2)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A;

(3)CH4与C7H16通式相同,结构相似,相差6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C;

(4)CH3CH2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D;

(5)  与是空间四面体,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E.

解析

解:(1)35Cl和37Cl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B;

(2)O2和O3是氧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A;

(3)CH4与C7H16通式相同,结构相似,相差6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C;

(4)CH3CH2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D;

(5)  与是空间四面体,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AD和H

BAr和Ca

CO2O3

DCl和C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D和H是同种原子,故A错误;

B.Ar和Ca的质子数不相同,故B错误;

C.O2O3是分子不是原子,故C错误;

D.Cl和Cl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O2-、O2、O3是(  )

A氧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氧元素

C氧的五种同分异构体

D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O2-是离子,O2、O3是单质,质量数分别为16、18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只有一种氧元素,故B错误;

C.5中微粒分子式不相同,故C错误;

D.、O2-、O2、O3是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面列出几组物质或粒子,请将合适的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16O218O3②金刚石和“足球烯”(C60)③14C和12C④40K40Ca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⑥环丙烷和丙烯⑦乙烯和1,3-丁二烯⑧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3)互为同系物的______;(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5)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①②

解析

解:①16O218O3 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②金刚石和“足球烯”(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14C和12C质子数相同为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7、6,是碳元素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40K40Ca仅质量数相同,其它什么都不是;

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都为庚烷,为同一物质;

⑥环丙烷和丙烯,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⑦乙烯和1,3-丁二烯,同属于烯烃,但不是同系物,因前者为单烯烃,后者为二烯烃;

⑧前者为2-甲基丁烷,后者为正丁烷,它们的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CH2,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③;①②;⑧;⑥;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和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16O和18O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不同

C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2.24L16O2和2.24L18O2均含有0.1NA个氧气分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因16O和18O的物理性质不同和化学性质相似,故A错误;

B、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6O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8、8,18O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8、10,故B错误; 

C、16O与18O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16O2和2.24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氧气分子为0.1NA,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氕和氘

BH2O和D2O

C石墨和金刚石

DCH4和C3H8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氕和氘质子数都为1相同,中子数分别为0、1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H2O和H2O2是化合物,不是原子,故B错误;

C.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CH4和C3H8是化合物不是原子,所以不是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化学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